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心悸程度,心悸发生的诱因与情志、饮食、体力活动等的关系;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象等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2.病室环境安静,避免一切噪声,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3.心悸发作时宜卧床休息,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体力活动。

4.保证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临症施护】

1.心悸多为情志内伤所致,应告知患者保持情志舒畅,避免恐怖刺激和不良情绪。患者自我调节不良情绪,可采取听音乐、和亲人交流等方式,做些自喜之事放松。

2.有便秘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清晨喝一杯蜂蜜水,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排便困难时切勿用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3.心悸发作时,可压迫眼球,患者轻闭双眼下视,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部,逐渐增加压力,待感到轻微疼痛、心悸减轻为止;或压迫颈动脉窦10~20秒,若不缓解可再重复一次,两侧可交替进行,不可同时压迫两侧,或一侧压迫时间过长,避免发生意外。

4.阵发性心悸脉搏明显加速而并无结代者,可用屏气法,深吸气后屏气几秒,再用力做呼气动作以止悸。

【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护理

1.起居有节,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居住阴寒之地,以防外邪侵袭而诱发加重心悸;预防感冒,防治心肌炎。

2.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可采用散步、做操、打太极等方式,以不疲劳为度,心悸发作时不宜运动。

3.积极治疗原发病,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心率的方法,出现心悸发作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严重的胸中闷痛、喘促、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救治。

(二)给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时间和方法给药,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阳虚不振者中药要热服,补益药宜早晚服用,利水药宜空腹或饭前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阴虚火旺者,中药宜浓煎,少量顿服,睡前凉服。

3.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观察有无心率减缓、胃纳减退、恶心、色觉异常、心悸不适等中毒症状,服用前观察心率,若低于60次/分应停药,及时告知医生;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准确记录出入量。心悸频繁发作的患者,指导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备急用。

(三)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原则,饮食有节,营养丰富易消化、低盐低脂、忌饥饱无常,肥甘厚味,忌浓茶,戒烟限酒。多食补气养心之品。常用的食疗药膳方有以下几种。

1.心虚胆怯 取瘦肉50g、怀山药10g、枸杞子10g,共煮吃肉喝汤,每日1次。

2.心脾两虚 取桂圆30g、莲子30g、红枣10颗、糯米60g、白糖适量,煮粥。

3.阴虚火旺 取鲜桑椹1000g(或干品500g)、蜂蜜300g。将桑椹洗干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两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浓缩,至黏稠时加蜂蜜,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沸水冲服,每日两次。

4.心阳不振 取桂心、人参各5g,研细末,加猪心蒸熟食用。

5.水饮凌心 取桂心3g、云茯苓15g、桑白皮10g,煎汤取汁,加粳米50g煮粥。

6.心血瘀阻 取红花6g、羊心(或猪心)1个,加适量清水,放入炖盅内隔水炖熟,加食盐调味食用。

7.痰火扰心 取竹笋100g、夏枯草20g、槐花15g,煎水服用,或用新鲜竹笋适量,捣碎后取汁饮服,每日1次。 T0oOCDVM0IoUCXaggUhYD+J97MwXS41Rv4eom+zovRM0uqgQOCGEbtFTB7e1kV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