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辨证分型

【辨证要点】

胸闷一症,形成的原因很多,实证多而虚证少。实证或由气滞,或由邪热,或由痰饮,或由瘀血,内阻胸膈而造成。其治疗或疏气滞,或泄实热,或涤痰饮,或祛瘀。虚证多为心气虚,血流不畅,心气不足;若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气虚及阳,可出现心阳虚,亦可累及肺,肺失宣发肃降,肺气亦虚,形成心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为胸闷伴有心悸,汗多,动辄加重,气短,神疲乏力,兼见畏寒、肢冷等症。

【证候分型】

1.风寒束肺证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或喘,胸闷不舒,舌苔白,脉浮或紧。若素有伏饮于肺,复感寒邪于外,则咳喘明显,胸闷憋气,烦躁,甚至倚息不得安卧。

2.邪热壅肺证 发热重,微恶寒或不恶寒,口渴欲饮,上气咳逆,咳吐黄痰,喘鸣迫塞,胸闷憋气,或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3.痰湿蕴肺证 胸闷,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咳,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脘痞纳呆,体倦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4.心血瘀阻证 胸闷憋气,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胸痛隐隐,或痛引肩臂,心悸,或短气,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5.肝气郁滞证 胸闷不舒,常太息以呼出为快,伴有胁痛,头目眩晕,口苦,咽干,或寒热往来,急躁易怒,妇女月经不调,薄黄苔,脉弦细。 P62y5Nd0QPW/gqkiDVj1Klh+oDOLcOrImFNuuyhkP3dHBdb949TsP7shZ8KddM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