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证 常用主穴:肺俞、定喘、膻中、尺泽、列缺。以手太阴肺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配穴:风寒加风池、风门;风热加大椎、曲池;痰热加曲池、丰隆;喘甚加天突。操作用毫针泻法,风寒者可合用灸法,定喘穴刺络拔罐。
2.虚证 常用主穴:肺俞、定喘、膏肓、肾俞、太渊、太溪。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配穴:肺气虚加气海;肾气虚加阴谷、关元。操作用毫针补法。可酌用灸法或拔罐。
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遵医嘱给予中药研磨而成的粉剂,用适当的调和剂调和为糊状,贴于相应的穴位上,常选肺俞、膏肓、膻中、定喘等穴。
风寒者可在定喘穴施行刺络拔罐,常规消毒后,在定喘穴用三棱针垂直点刺0.5寸,另取大号火罐1个,在出血部位行拔罐放血治疗。5分钟后可吸出血2~3mL,除去火罐,每周治疗1~2次。
体质虚寒、喘息延绵者可采用艾灸,取肺俞、定喘、肾俞、大椎、中府、神阙、尺泽等穴。每穴施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6~12次为1个疗程。
选取定喘、肺俞、膏肓、列缺、合谷或夹脊穴,用胎盘注射液或维生素B 12 行穴位注射。
可选用平喘、下屏尖、肺、神门、皮质下等穴,每次取2~3穴,毫针刺,捻转法用中、强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