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护理评估

【现病史及诊断评估】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J/T6-2008),进行初步评估筛查。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肺浊音界下移,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或哮鸣音,或肝脏肿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增高。

【病因/诱因评估】

喘促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喘证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证。喘作为一个症状,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有慢性咳嗽,咳嗽长期、反复、渐重,以冬秋季节为重,咳白黏痰或泡沫状痰,合并感染时咳黄脓痰。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可出现喘息,其属风寒壅肺证,应及时指导对症处理。

【症状评估】

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轻重及其对生活影响的程度,参照呼吸困难量表(mMRC)(表3-1)进行评估患者喘促的严重程度。

表3-1 呼吸困难量表

续表

【心理社会评估】

喘促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常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应早期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应特别注意对精神心理、睡眠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的评估,分析判断心理异常和喘促的因果关系,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眠对缓解喘促症状的重要性。存在严重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应转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可参照St George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来评估患者呼吸性疾病的健康受损情况和生存质量。 /y9WddV24vJhT2PgSm2nMZdmuOjimJbeuNrdfbFPcnygZ+dIWR1vEF7vgS3S0Q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