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促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肺系病症。严重者可由喘致脱而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日久可转为肺胀。喘作为一个症状,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症时,即为喘促。其主要见于西医的肺部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及癔病性喘息等,当这些疾病出现喘促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施护。
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肾失摄纳所引起的喘促表现,如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喘证的各种证候所共有,是喘证的证候特征。
呼吸困难为喘证的特征性证候,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见呼吸急迫,呼气吸气深长,一般尚能平卧。重者可见鼻翼扇动,张口抬肩,端坐呼吸,面唇发绀。急发者多表现呼吸深长费力,以呼出为快,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声高气涌,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无关。缓发者多表现呼吸微弱而浅表无力,以深吸为快,声低息短,动辄加重,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明显相关。若病情危笃,喘促持续不已,可见肢冷汗出,体温、血压骤降,心悸,面青唇紫等喘脱危象。
喘促可由多种病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导致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喘促的病位在肺和肾,与肝、脾关系密切,严重阶段,常影响到心。一般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本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亦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亡阴、亡阳的危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