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恶寒发热者,遵医嘱针刺风池、合谷、大椎、曲池,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法,以遍身出汗为宜,留针30分钟;头痛者可加百会、太阳穴。
2.高热伴神昏、抽搐者,遵医嘱针刺人中穴,向上斜刺0.3~0.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或用指甲按掐;小儿高热惊厥可用三棱针取十宣点刺放血,4~5滴即可。
3.观察患者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发生,如有,对症处理。
暑湿发热恶寒者,主穴为背部两侧膀胱经腧穴。患者取坐位,重刮两侧的膀胱经,点按风门、肺俞穴。刮拭手法以泻法为主,先轻刮,患者适应后加大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个部位刮拭30~40次,速度约每秒两次,刮至毛孔张开出现红紫色痧点和痧斑;每个穴位点按3~5次,总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其间随时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刮痧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风,饮温开水1杯,约250mL。
恶寒发热汗出不畅者,主穴选大椎、曲池艾灸以透汗出。艾炷灸5~7壮,艾条灸20分钟。避免烫伤,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