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世平临证重视肝的功能对疾病的影响。他通过阅读大量古籍及临床验证,认为肝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引起诸多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强调从肝来诊治疾病,这不仅能够使医家对病情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从而采取精准的诊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为罢极之本”“肝为将军之官”等,具有疏泄气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疏通经络、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等作用。胡世平指出,在肝脏诸多的生理功能中,肝主疏泄正常是其他功能活动正常发挥的前提。《四圣心源》记载:“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朱丹溪亦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读医随笔》同样论述:“胆木春升,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显然,从脏腑角度而言,肝主疏泄正常是一切脏腑功能活动有序进行的保证。一旦肝主疏泄失职,病于气,则气机紊乱,升降失衡;滞于血,则血行不畅,百脉失荣;伤于津,则津液亏耗,筋骨不利;损于精,则精血乏源,髓枯不用;克于脾,则饮食难消,肌肉不荣;犯于肺,则宣降失调,呼吸不畅;作于心,则神魂妄作,寤寐失和;侵于肾,则精血乏源,生殖不固。
胡世平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从肝来诊治疾病,并对清代名医王旭高治肝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经验性地提出治肝五法:扶肝阳,顺肝性,运肝枢,降肝浊,育肝阴。对于疏肝的方药,他常常选用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进行加减化裁;对于清肝的方药,针对湿热为主的病证喜用龙胆泻肝汤,瘀血阻滞的病证常用血府逐瘀汤等;对于理肝的方药,多以逍遥散为主;对于柔肝的方药,擅用一贯煎;养肝的方药以杞菊地黄丸或者二至丸居多。另外,针对慢性肝病,胡世平提出治肝三步曲:一,扶阳运枢启开阖;二,推陈致新化生机;三,培元扶正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