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调动个体、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来控制疾病,达到健康促进的最大效果。通常认为,给予个体评价结果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只给予评价结果,进行健康危险评价并给予评价结果的效果优于只进行健康危险评价。健康管理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公司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开支的目的。
控制投保人群的健康风险、预测投保人群的健康费用,是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主要“用武之地”。在美国,首先广泛应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正是保险行业。2004年,中国银保监会为实质性推动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连续颁发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正华健康、昆仑健康、阳光健康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筹建批文。其中,人保健康于2005年率先获准开业,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随着人保健康业务的不断展开和逐渐深入,该公司指出:从健康保险的经营目标看,健康管理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满足健康服务的需求;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健康诊疗风险控制,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扩大利润空间。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的未来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人群。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健康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主要在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企业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与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3个方面,其出发点及归宿点都是为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及竞争力的增强。美国健康与生产效率管理学会(IHPM)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健康与生产效率整合与员工健康有关,从而影响其工作绩效的所有数据和服务,它不仅测量健康干预措施对员工健康的影响,还测量干预措施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疾病预防而非治疗获得了企业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不少企业已将员工定期体检作为保障员工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部分企业引入了员工健康风险评估项目。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规范,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体检后的健康干预与促进,实施工作场所的健康管理项目将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主要方向。
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民群众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二级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健康管理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以下3个方面的帮助:第一,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第二,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第三,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管理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望成为社区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
健康管理属于新兴学科,尚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发展前景巨大。健康管理的发展与实践,将进一步增强国民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延长国民寿命,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减轻经济和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