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丛书整理编著说明

一、关于病例选择

本套丛书全部医案皆从刘渡舟老师1986~1991年在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诊治的病历中选择,共505则,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刘老在那一时期看诊的真实临床情况,反映其诊治习惯和规律,疗效显著的医案、无疗效记录的医案,以及疗效不显的病案皆有选取。

本套丛书在病种上不做特别选择,其中肝病、咳喘、肢体疼痛、心病及消化系统病证的医案较多,发热医案很少,以便秘为主诉的医案很少。

绝大多数病历都是由医助记录,其中也有少数脉案是由刘老亲笔书写。

二、关于内容划分

本套丛书按各病例的主要病患划分小节,并以该病证名称为标题,如头痛、心悸、纳差等。

然而有许多病例的病证是复杂的,有两种或多种主要病证,难以分别其主次,很难划入某一个小节。对于这种情况,本套丛书即依据病历中写明的治法或所用处方,确定刘老按何病治疗,并划入相应的小节。如有一例“腰腹疼痛,大便黏腻,脘痞,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脉弦”,处方以古治利名方大归芍汤为基本方,作腹泻治之,本套丛书则编入“腹泻”小节。又如有一例中年女性“心悸,胸闷,近咳喘,大便尚调,口干,某院诊断为冠心病,脉浮弦”,处方以桑杏汤合黛蛤散为基本方,作咳喘治之,本套丛书则将其编入“咳喘”一节。

有些病例的主要病患不是一个病证,而是密切相关的两个病证,如咳嗽和哮喘见于同一个病例,划入咳嗽或划入哮喘都不合适,于是本套丛书采用合二为一的处理办法,立“咳喘”一节,将既咳且喘的医案,以及但见咳嗽,或但见哮喘的医案全部划入该节。又如眩晕和昏冒见于同一个病例,划入眩晕或划入昏冒都不合适,于是也合而为一,取《金匮要略》的名称,立“眩冒”一节,将既见眩晕也见昏冒,以及但见眩晕或但见昏冒的医案全部划入该节。此外“噫哕”一节也属于这种处理。

有一些病例,其主要病患发生在身体的同一个部位或同一个器官,且该部位或该器官有不止一种病证,如耳鸣、耳聋等。考虑到这类病例的总数不多,如果细分之便会显得很零碎,于是本套丛书将这类医案合并为一节,以该部位或该器官名为小节的名称,如“耳鼻”“咽喉”“胁肋”。

本套丛书对身体疼痛一类病证的划分,考虑身体这个词指头颅和内脏以外的体表组织,包括腰股、肩背、四肢及手足,所以把以这些部位疼痛的病例全部划入“身体疼痛”。由于胁肋这个部位常被赋予肝胆病变的属性,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本套丛书仍然别立“胁肋”一节。

对于难以按照传统病证划分的病历,本套丛书径直采用西医疾病名称进行分节,如“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等。

三、关于文字处理

为了尽最大可能还原刘老当年门诊的基本状况,本套丛书对原始病历里面的文字,除了对其中存在的少数错别字进行改正,将用于计数的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如将“六付”改为“6剂”等,此外一概不做修改。

为了客观呈现刘老当时的检查和思维顺序,本套丛书对原始病历中的病情记述也不做改动,如有的病历先记主诉及相关症状,后记舌脉;有的病历先记脉象,后写主诉及相关症状。凡此种种,本套丛书皆一任其旧,不搞规范化处理。本套丛书不是中医医案书写规范示范。

本套丛书对处方中的药名顺序也不改动,即使原貌显得“无条理”“无逻辑”。

原始病历处方中常有不规范药名,如云苓、土元、元胡、大金钱草、四川大金钱草等,考虑到都是大家熟悉的常用别名,本套丛书亦不做修改。如此处理,处方显得生动且真实;虽然我提倡中医师在临床处方时应该采用规范的中药名称。

本套丛书处方几乎全部为汤剂,多数为日服1剂,少数注明为“间日1剂”。至于日服次数、单次服量方面的说明,原始病历皆无记录。

四、关于笺疏

“临床首在识证。”识证指辨识病证,识证即已明理。故本套丛书笺疏的首要任务是分析病情,指点每一病例及每一诊次的辨证结果和辨证依据,追溯其辨证过程,分析病机。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4个基本环节是理法方药。理指的就是病机。辨证明确之后,相应的治法便不难理解。接下来的任务是方药。一个治法,常常可以采用不同的处方去落实,而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经验,有他所习惯应用,且往往也是他擅长应用的方药。所以本套丛书亦把对方药的笺疏作为重点,所用何方,所合何方,何以加减,解释不厌其细,不厌其繁,且间有发挥。

笺疏为本套丛书的一大特点,亦为笔者最着力部分。

五、关于附篇

附篇《刘渡舟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选要》是我在第一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作为刘渡舟老师的学术继承人,于1994年完成3年师承学习时向北京中医药大学上交的跟师总结报告。我认为这篇长文对于读懂刘老医案,理解刘老的学术思想,学习他的临床经验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个别的文字修改之后,将它附于《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3》书末。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视为本套丛书的一篇总结。 F1PhW+tEElYP+t8CqNKC7KKYp7awmBaxjcRS/b++ux7ghHHST+CDQHS1P/+7md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