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便血

仇某,男,22岁。1987年4月13日,初诊:

便血四五年,先血后便,色鲜红,有血块,量多。痔疮。

伏龙肝30g   附子6g   炮姜9g   黄芩6g

生地10g   阿胶10g 烊化 白术12g   党参10g

6剂。

【笺疏】 先血后便,色鲜红,量多,此为近血。从疾病看,近血多为肛周或直肠病变出血,如肛裂出血、痔疮出血等。从血色看,其色鲜红者多数属于血热。如果按血热治疗,应该用清热凉血方法,投三黄泻心汤,或投槐花散等。不过出血颜色只是局部指标,而不是全身性指标;全身性指标是形色、舌脉、寒热喜恶等。如果是血热,全身性症状应该见面色赤、舌红、脉滑数、恶热喜凉、口渴喜饮、尿黄等。本案病例以《金匮要略》黄土汤为基本方,由此可知师父是按虚寒病证进行治疗。全身性表现应该有面色寒、舌淡苔白、口淡不渴、手足不温、小便清等特点。在黄土汤的基础上,另加党参健脾益气。笔者认为若无必要,炙甘草似乎可以不去。

徐某,女,30岁。1987年9月28日,初诊:

便血七八年,反复不愈,纳呆。

党参10g   黄芪10g   炙草10g   白术10g

当归10g   柴胡3g   升麻2g   陈皮6g

大枣7枚   生姜6g   黄连3g

6剂。

【笺疏】 本案病例便血七八年,反复不愈,纳差。仅仅依据如此少量的信息,尚难以分辨其寒热虚实,因此也难以精准施治。观处方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则知临床表现当有气虚有寒、中气不足的特点,全身性表现可能有疲乏少力、面色 不华、舌淡苔白、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等。从出血颜色看,应该是血色较淡。中气虚寒,气不摄血,故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以健脾升阳,收摄止血。少加黄连止泻止血;如此应用,亦犹黄土汤之用黄芩。 mzB7GFUL0+HujqP3WWmagDSQEjzVYBEzYTWH0AzkY4bobvwXRr+73xHLC8fnN6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