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皆存在疑难,被称为物理学的两大“零点困难”。其中机械波零点困难是说,根据机械波的波能量传播方程,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其动能与势能同步达到最大,又同步降至为零。那么这个“零能量”点之后,是如何形成的动能和势能,使波继续传播下去的呢?这一完全违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程,一直以来让广大学者们百思不得其解。而电磁波零点困难,则是指电能与磁能,同步达到最大,又同步降至为零(在第九章解决)。现只讨论机械波零点困难的产生和解决。
图1-1为一波形图,设原点O处质点的谐振动方程为:
(1-1)
图1-1 波动方程的波形图
由波的性质知,传递波的媒质中,各质点将以相同的振幅和频率重复波源的振动。当振动从O点以波速v传播到任一点P,其经过的时间为
。这表明,如果O点振动了t时间,则P点振动了
的时间。就是说,O点在时刻t的振动位移,等于P点在时刻
的振动位移。由式(1-1)知,P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1-2)
式(1-2)便是沿Ox轴正方向传播的 简谐波波动方程 ,波能量传播方程便是以此方程为基础得出的。下面回顾波能量传播方程的推导过程,不同文献中的推导过程 [1][2] ,基本大同小异。
设一密度为
的细长棒沿ox轴放置,当平面纵波在棒中沿着棒长传播时,棒中每一小段将不断移动,并被压缩或拉伸,如图1-2所示。在棒上距原点O为x处取一长为MN的体积元
,则其质量
。当波传到这个体积元时,则其动能为:
(1-3)
其中u为体积元的振动速度。根据式(1-2)有:
(1-4)
将式(1-4)代入式(1-3),得体积元振动动能为:
(1-5)
设体积元左端因振动而产生的位移为y(M→M´),体积元发生位移后的长度变化量为dy,则右端的位移为y+dy(N→N´),见图1-2。
图1-2 纵波的能量推导示意图
由于体积元发生线变(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设线变在体积元中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为dF,根据杨氏弹性模量Y的定义,得:
(1-6)
由胡克定律知,弹性恢复力的值为:
(1-7)
由(1-6)(1-7)两式,得
。根据弹性势能公式,体积元的弹性势能为:
(1-8)
因
,故式(1-8)可表示为:
(1-9)
在固体内,纵波的传播速度为
,将其代入式(1-9)得:
(1-10)
由波动方程(1-2)可知,y是x和t的函数,故dy/dx实际上应是y对x求偏微商,即:
(1-11)
将式(1-11)代入式(1-10),得体积元的弹性势能为:
(1-12)
比较式(1-5)(体积元动能)与式(1-12)(体积元弹性势能)可知,两者有着完全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就是说,在平面简谐波中,每一质元的动能和势能,以相同的相位随时间变化,即动能与势能在任意时刻都相等。由此得出结论, 对任意体积元来说,波能量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机械波的这种动能与势能关系,目前被认为是波动质元不同于孤立振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孤立振动系统中的动能和势能互相转换,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将式(1-5)与式(1-12)相加,便是体积元的总能量,为:
(1-13)
式(1-13)称为波能量传播方程,可知波动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时而最大,时而为零,同样表现出了机械波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这就提出了疑问,沿着波动的传播方向,当前面的体积元能量为零时,后面的体积元如何获得能量?又如何继续把能量传递到更后面的介质中?这便是 机械波零点困难 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