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厨房比较矮小,一个堂屋,2个房间。一个很大的灶,2口大锅按在灶台上。灶台烧柴。灶台侧面连着墙,背面对着墙,人就坐在墙和灶台之间烧火,然后再到前面的灶台锅里烧菜。
尚妈生得胖胖的,浑身圆滚滚的,脸很大,全是肉。双下巴,慈眉善目。吕师傅每天必要做的工作,就是打满一缸井水,供厨房用水。再就是把脏水桶里的脏水倒到院子里的渗水阴沟里去。
刘芳华有点胆怯地问:“尚妈,中午的菜是怎么烧的?”
尚妈说:“很简单,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芹芽用筷子方的那头,刷掉叶子,然后掐掉根,去掉老的秆子,切段。肉丝炒到变色,盛起,芹芽炒软了,再把肉丝混到一起炒一会,加盐、酱油。
青辣椒炒虾子,青辣椒先把蒂往里一塞,再拔出,抖尽籽,切丝,锅里倒1锅铲子菜籽油,到轻微冒烟后,倒入青辣椒炒,到变色后加虾子炒。虾子要事先剪掉须子和尾巴。虾子变色后加盐炒一会出锅。
虾子是十足目长臂虾科的动物。其体较短粗,头胸部较粗大,有青绿色及棕色斑纹,虾音霞,因其入汤变成红色如霞,故名。
虾子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白昼基本不活动,夜间较活跃,杂食性。
芜湖的虾子有4种,最大的有拇指长,离开水还能活一阵子。生活在池塘里。2号大的为半个拇指长,离开水就死。同等大的还有白米虾,长江里的,也是离开水就死,活的时候是透明的,死后变成乳白色,最小的虾子只有小指头长,叫草虾,在池塘的水草里生活,离开水可以活很久。
炒青辣椒的虾子为2号小虾子,固定的搭配。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成红色。辣椒原分布区在墨西哥到哥仑比亚;现世界各国普遍栽培。中国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为喜温作物,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耐涝,不耐旱。
猪肝切片,裹上淀粉、盐,水开下猪肝,变色了下菠菜,菠菜软了,加盐,就行了。
菠菜是苋科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绿叶类蔬菜,一拃长,根带红色。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古书记载,菠菜的原产地在古尼婆罗(尼泊尔)和颇陵(伊朗)等国,在唐太宗时期由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子鸡烧蒜子,1斤重的小公鸡,还没有开叫的,开了叫就是发物了。有病发病,没病添病。切块,用油炒了,加盐、水、酱油、蒜子。蒜子要多,一大捧,焖到烂。蒜子也就成了菜,很面。
扁豆要吃嫩的,先撕掉2头的筋,然后下油锅炒到变色,加盐、水,焖到软烂,不失为一道好吃的菜。
扁豆是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扁豆呈镰刀形。原产亚洲西南部和地中海东部地区,东汉时期,扁豆传入中国,今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扁豆喜温暖,耐高温,喜光,耐干旱。
刘芳华见尚妈很慈祥,问一句话,会回答许多,所以胆子又大了些,问:“那今天晚上吃什么?”尚妈说:“菜有5样,炒青菜、豆腐果子烧肉、红烧带鱼、黄豆芽烧豆腐、洋山芋蛋汤。豆腐果子就是油炸豆腐。”
豆芽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品收载,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记载,说明应用已久。黄豆芽始见载于《山家清供》,至明清之际,豆芽之类已入食籍。
18世纪华人将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
豆芽菜,大家都以黄豆芽、绿豆芽为主要对象,其实芽菜的对象很广,既包括黄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又包括小麦、大麦、荞麦等谷类,还包括萝卜、空心菜、芥菜等蔬菜类,再加上苜蓿等牧草类的种子,经过发芽之后,都称为芽菜。唯要注意的是土豆、山芋和玉米的芽,在萌芽期因含有黄曲霉素,应避免芽,这里仅谈人们常吃的黄豆芽。
黄豆芽是属于芽苗蔬菜的一种。战国时期就有豆芽,称为黄卷,传说当时主要做为药用。
当年郑和下西洋,把花瓶里灌满了黄豆,以防止花瓶撞碎,然后没蔬菜吃了,就做黄豆芽吃。
那时欧洲人航海,许多人得坏血病,也就是牙齿,乃至内脏出血,最后死亡。人们认为是血坏了,所以叫它坏血病。其实是由于没吃蔬菜,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黄豆恰恰是在发芽的时候会产生维生素C,所以郑和船上的人没有得坏血病的。
刘芳华说:“我来帮你洗菜。”尚妈欢喜地说:“好好好,这还是头一回有人帮我洗菜。我们把菜都拿到院子里,用井水里的水洗。豆腐果子不要洗的。”
刘芳华提着篮子,尚妈拿着木盆,两人来到了院子。把东西放到井边的水泥地上后,尚妈说:“我来教你打井水,你跟我过来。”说着来拉刘芳华的手。
保姆们在院子里洗衣服。衣服也没几件,所以边洗着边聊天。连妈朱砂脸,脸是紫红色的,一副虚火上扬的样子。她看到刘芳华后,就说:“哟,这么小的年纪,才来一天,就使唤她做事,还是做童养媳可怜,没有自由,如果是亲生的妈妈肯定舍不得。”
游奶奶长脸,脸上有斑又有皱纹,她辩解道:“人家是自愿的,也没人逼着她洗。”
吴妈说:“人家说不定心里还很高兴呢。”
盛妈脸白白净净的,五官端正,总是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说:“刘彩霞对她已经很好了。”
尚妈火冒冒地朝保姆们吼道:“你们啰唆什么啰唆?是刘芳华自己要来洗菜的。你们平时就是话多。她这个姑妈对她已经很好了。”
刘芳华听到保姆们的谈论,心里很难过,要不是爸爸死了,她怎么会做童养媳?怎么会这么在意保姆们的谈论?
不过,刘芳华很快被一眼井吸引。
井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传统认为像水井周围的栏杆。井的基本义是指从地面往下挖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后来字义扩大,指凡是形状像井的事物,如:矿井、油井。古代因井设市,所以称人口集聚的地方为市井。先秦井字又指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由于井田制划分时,有章可循,分布整齐,所以井有条理分明的意思,如,井井有条。
根据中国传统的风水说法,南方为丙丁,主火。所以井都修在南方的院子里。井边是水泥地,井上有一个石头的井圈,很厚,有一个手的厚度。有人的大腿根部高,所以弯腰打井水刚好。它略微的上小下大,井圈两则各有一个洞,一个洞上拴了一个拴着绳子的小铁桶,以防止小铁桶一不小心掉到井里去。井很深。井壁是砖头砌的,长满了青苔。
刘芳华好奇地问:“这井圈上2个洞是干什么用的?”
尚妈一时说不出来,说:“你还真把我问住了。我来想想。嗯,可能是当初修井的时候,这个井圈太重,没人搬得动,于是就凿了2个洞,穿着绳子抬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刘芳华说:“肯定是这样的,不然怎么能搞到这里来呢?”
尚妈说:“冬天水多,夏天水少。水最少的时侯,小桶都能碰到底,那是一块木板,这时打上来的水都是很混的。要用明矾筒子搅拌水,让脏水沉淀下来。明矾筒子就是一个拳头粗的竹筒,末端有许多洞,中央有个大洞,是放明矾用的。”
明矾一团团的,透明的,看起来像冰糖。是十二水硫酸铝钾,一种无机物,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酸涩,寒,有抗菌、收敛等作用。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生活中曾常用于净化水质。
尚妈拿起小铁桶,牵着绳子徐徐地放到井里,小铁桶达到水面后,她轻轻往一侧一扯绳子,小桶就歪了,水流进去后,小桶就慢慢往下沉,到水装满了,再一把一把地提着绳子。一桶水就打上来了。刘芳华试了一下,获得成功,很高兴。
尚妈打上来井水后,把水倒到在了木盆里。然后尚妈拿起一棵青菜,掰开一片叶子说:“就这样洗。”边说边洗。刘芳华也学着她的样子,用手抹着青菜根部及叶子上的泥土,直到洗净。尚妈说:“还要用水清一下。”
青菜,十字花科芸薹(tái)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是黄河和淮河流域的地方特产蔬菜之一,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山东和江苏等地种植较多。青菜喜冷凉气候。
肉也洗干净了,黄豆芽在水里稍微洗了一下。
尚妈说:“洗带鱼要用稻草把子擦。”说着把带鱼放到水泥地上,做着示范,她从厨房里带来了稻草擦带鱼,擦到没有银色的鳞了,再剪开肚子,拉出肠子,洗净里面,然后剪掉尾巴和背上的刺,最后用清水洗好。
带鱼是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的鱼类,体延长呈带状,侧扁,体光滑无鳞,尾长,向后渐细,末端成鞭状,体银白色。
带鱼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中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栖息于外海之中下水层,有洄游习性。游泳能力差,有昼夜垂直移动和结群排队的习性。食性杂。河口外咸、淡水区域产浮性卵,成熟卵一次产出。
刘芳华还是第一次见到带鱼。
都洗好后,把盆子里的脏水就地一掀,脏水就顺着一条砖头砌成的阳沟流到渗水阴沟里。这个渗水阴沟离井比较远,都快到后门口了,那是一个水缸,打破了,埋在地里。井这边的地势稍微高一点,所以洗东西的脏水,可以很顺利地排到渗水阴沟里。
都洗好后回到厨房,尚妈拿起青菜切段,说:“就这样切。”
尚妈说:“肉要切成块,肥瘦分开切,肉皮和肥肉也要分开切。”
保姆们还在院子里洗衣服,她们洗衣服也就是为了消磨时间,不然,一天到晚地干什么呢?洗完衣服到河里去清,又是一个溜达的机会。说实话,这几个保姆,挺闲的,孩子们都大了,不需要人专门带了,连最小的吴清涛都9岁了,所以保姆们就闲了。不过人太闲也难受。若是出太阳,还能在院子里晒太阳,聊聊天。她们也要自己做衣服穿,但技术都不行,勉强穿着还行。所以晒太阳,做衣服,也就是做做样子。还有纳鞋底,就更是不把它当回事,一个鞋底纳半年都纳不好。德妈和5个保姆都谈不到一起来。
陈妈和东妈,是给家里当保姆的,就没那么闲了,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洗衣,抹灰,扫地,下河,干得很卖力。对她们来说,这些活也不算是什么活。比起那些人口众多的人家,这里已经很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