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章节以游历的地点取名,按时间顺序排列。其中一个章节叫《江右游记》。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故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江东。我国古代习惯从北往南看,则东在左,西在右。江西省在江右,故江右即指今江西省。徐霞客由浙江常山入江西,大致游程是玉山——上饶——弋阳——贵溪——金溪——建昌(今南城)——新城(今黎川)——南丰,回到建昌游麻姑山然后西游至宜黄——永丰——吉水抵吉安,游西园,西进至永新,北行游武功山,西入湖南。
据《徐霞客游记》所载:“丙子(1636年)十月十八日早起,仍觅其舟至铅山之河口。……过旁罗,南望鹅峰(即鹅湖山),峭削天际,此昔余假道分水关而趋幔亭之处,转盼已二十年矣。人寿几何,江山如昨,能不令人有秉烛之思耶!又二十里抵铅山河口,日已下舂,因流平风逆也。河口有水自东南分水关发源,经铅山县,至此入大溪(即信江),市肆甚众,在大溪之左,盖两溪合而始胜重舟也。”
“市肆甚众”,“肆”,即店铺;说明徐霞客那个时代——约400年前——河口商业的繁荣。遗憾的是,这位老先生对商业不感兴趣,只在乎山水之间,乘船经过河口,可能只是打个尖,喝壶茶,吃顿饭,然后继续他的行程。
“十九日晨餐后,觅贵溪舡(chuān即船)。甚隘,待附舟者,久而后行。是早密云四布,时有零雨。三十里,西至叫岩。濒溪石崖盘突,下插深潭,澄碧如靛,上开横窦,回亘峰腰,〔穿穴内彻,如行廊阁道,窗棂户牖都辨。〕崖上悬书“渔翁隐次”四大字,崖右即有石磴吸波(指石级紧贴水面而向上延伸)。急呼舟子停舟而上。列石纵横,穿一隙而绕其后,见一径成蹊,遂溯源入壑。其后众峰环亘,积翠交加,心知已误,更欲穷源。壑转峰回,居人多截坞为池种鱼。绕麓一山家,庐云巢翠,恍有幽趣。亟投而问之,则其地已属兴安(今称横峰县)。其前对之山圆亘而起者,曰团鸡石岭,是为铅山之西界。团鸡之西即叫岩寺也。叫岩前临大溪,渔隐崖突于左,又一崖对突于右。右崖之前,一圆峰兀立溪中,正如扬子之金、焦,浔阳之小孤,而此更圆整,所称印山也。寺后岩石中虚,两旁回突,庋(guǐ置放)以一轩,即为叫岩。岩为寺蔽,景之佳旷,在渔隐不在此也。叫岩西十里为弋阳界,又有山方峙溪右,若列屏而整,上有梵宇,不知其名,以棹急不及登,盖亦奇境也。”
徐霞客乘船经过铅山县河口镇,顺流而下大约4、5公里,即到达一个称为“叫岩”的地方,老先生被右岸的风景吸引,“急呼舟子停舟而上”,除了观赏美景,还发现“居人多截坞为池种鱼”(村民很多人家拦截洼地修建池塘养鱼)叫岩属新滩乡管辖,新滩多丹霞地貌,地狭山多,少平畴沃野,所以当地人广修池塘,发展养鱼业,明朝如此,今天亦然。可见,中国的农耕经济的延续和发展,是历朝历代的农民因地制宜的谋生需要。
5月31日,跟着铅山县文联、作协组织的“新滩故事”采风团去新滩乡“打酱油”,游记文章和地方历史故事,由他们去写,我拍摄一些照片,作为随文图片而已。我从叫岩对面河岸登船拍摄,因为徐霞客当年就是从信江的船上观察到叫岩“奇境”的。昨天去叫岩,我们置身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