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绵延千里,景色秀丽,终南山脉黛色青染,峪口纵横,溪流交汇。
领导来陕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终南山石钟灵毓秀,终南山林郁郁葱葱,终南山水奔腾不息,日夜长流。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称为我国的中央水塔。
秦岭终南山段,更是恩泽天下,惠及长安,造就了秦川八百里天府之国。
八水绕长安,唯有沣河,最惠长安,滋润着关中平原,造就了千年古都。
从西安城往南,往西南。潏河发源于大峪,滈河发源于石砭峪,至于子午峪、鸭池峪、白石峪水量虽小,也算一股清流。而祥峪、紫阁峪、神水峪、高冠峪,太平峪等峪口,更是与沣河守望相助,相拥相生。
“潏河分开皂河走,
滈河携引洨河行。”
四条大河,流经千年万年,终于在出秦岭后汇聚。太平河在五楼湾裤裆堰。滈河潏河在和迪村村北。完成交汇,并入沣河,形成四水归一。
历史上,沣河多次暴发洪水,也有历代先贤多次治理,最远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诗经·大雅》有云:“丰水东注,维禹之绩。”“丰水”即“沣水”,是说大禹为治理沣河水患是做出了贡献的。
如今,在秦镇西南,庆镇以西,有禹王庙村。村里过去有“禹王庙”一座,有一口很大很圆的深井,名“禹王龙泉”,当地人传说,该龙泉能通往东海。
1930年,杨虎城主政陕西,任省主席。任李仪祉为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负责建设泾惠渠,泾惠渠竣工后,李仪祉辞去建设厅厅长,任水利局局长,集中精力兴修水利。1938年先生着手制订《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全省。不幸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至1938年李仪祉先生逝世,泾渭洛梅四渠已初具规模,沣惠渠工程勘察完成,进入设计阶段。
当年,日寇犯我中华,日军逼近关中。关中贤良义士慷慨激昂,自愿组织奔赴中条山以抗击敌寇着不计其数。沣惠渠工程被迫中断。
仪祉先生去世四年后,陕西省水利局再次成立沣惠渠工程处,局长孙绍宗兼任总工程师,刘增祺任副总工程师,沣惠渠工程重新开工建设。
5年后(1947年5月),沣惠渠工程圆满竣工。
“八水绕过长安去,
只留沣水润西安。”
先生当年八个梦想,泾渭洛梅四惠渠在先生去世当年初具规模。先生去世四年后,四年战乱,五年工程建设,也就不到十年的时间。陕西人秉承先生遗志,继承先生的八个梦想,完成沣惠渠工程建设工作,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
“灌区有干渠5条,共长57.1公里,……斗渠58条,共长148.2公里,已衬砌140.8公里,各类建筑物906座。……灌溉面积0.5万亩—1万亩;水库3座,总库容208万立方米,水产养殖水面868亩;共有配套机井3926眼。灌区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等为主,已成为西安、咸阳两市农副业商品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先生初心八个梦,
沣惠百年渠长流。
两河三池四水归,
仪祉名成仪祉湖。
如今,仪祉湖在政府“两山”理论及“三河一山”观光旅游政策指引下,以仪祉先生命名的“仪祉湖”诞生了。
仪祉湖位于沣河,潏河、洨河交汇处,两河归一后由拦河坝引出的沣河河水,形成沣惠渠首。周围,便是三个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的湖面,这便是“仪祉湖”。
自今年“五一节”对游人免费开放后。仪祉湖便成为附近群众及西安市民休闲旅游健身的好去处。特别是园内一处景观廊桥,现已成为西安市民一处网红打卡的地方。
农历壬寅年四月十九日 书于西安(2022年5月19日)
该文获得全国“逸文杯”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