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4.灵沼池的前世今生

沣河两岸,又多了两处旅游景点。东有昆明池,西有梁家滩。

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原长安区灵沼乡),依托利用沣河中段湿地建成,南托秦镇,北携马王,区域面积共计2800亩。

从地理位置来看:沣河梁家滩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中游,紧邻西汉高速公路沣河桥南面,全长4.5公里。

过去,从细柳去灵沼,要经过一座叫“梁家桥”的土木结构桥梁。“梁家桥”与清朝时期一位叫“梁化凤”的当地名人有关。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这一代从河西要往河东,要去长安或者西安,要么走秦镇石板桥,要么走东大太平河两座便桥,要么就是要绕道十多里路,走“梁家桥”。

梁家滩湿地公园具目前有景观绿化面积2000余亩。生态水面是由三个独立且相互连接的大型湖泊以廊桥或景观道路连接,水面约800余亩。

从行政区域看,主要占地为灵沼街办的上下南丰村、阿底村、邱家庄、吴家堡几个村庄。

沣河长流,四水归一。秦镇以南,在秦镇东南角,有一拦河坝,当年蒲城人李仪祉修建关中八惠之一的“沣惠渠”,把上游及沣河东西两面的几个诸如石砭峪、小峪、祥峪、高冠峪等峪口流出秦岭北麓河水,归于沣河。

出秦镇向北,受千万年河水冲刷,在灵沼与细柳之间,水域渐次开阔,形成沣河湿地。

湿地公园东闻滔滔沣河水流声声,西与鄠邑钟楼遥遥相望,南眺巍巍秦岭雄姿伟岸,北望沣水入渭相拥相聚。

湿地公园东临沣河,沣河鲤鱼数量居多,有鲤鱼,有鲫鱼,有白条,还有刺鳞狗,都是些我们小时候叫不上名字的野生鱼类。水生植物丰富多样,野鸭、白鹭等水鸟常来常往。

野鸟与人类共生共栖,自然湖泊与人工景观道路相会相容,时不时地湖边路旁几处人工修建的体育器材,点缀一下,塑造成一个个形式不同的人工运动场所,成就了梁家滩运动公园的特色。

每到晴朗的天气来临,西安市民慕名而来,附近居民或早或晚地跑步锻炼,更是为公园增添了活力。

从北往南继续前行,至公园西南,园外有周文王灵台平顶寺。

西周文王灵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距灵沼乡阿底村南约1公里处,西南紧靠吴家村,是西周丰京时代文王,游观和观测天象,上达天意的地方,文王在灵台可以集会庆祝,主持大典、会盟诸侯、占卜国家大事、上观天候、制定律历。再往西南,秦镇以西稍偏南,南留村西北,一处滹沱遗址,是西周文王训教奴隶,下诲黎民百姓的中央广场,也就是与民聚会的地方。

在当地曾有一个传说:说是三个不同地方的行人一次偶遇到一起,大家互相为争一处上等铺位,就出了一个题目,谁能说出他们家乡的高大建筑物,谁就胜出,就可以睡上等铺位。西安城里人说,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插进云里头;城南人说,城南有个大雁塔,离天只有丈七八;沣河西岸人说,河西有个平顶寺(或曰平等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是说平顶寺在当时比钟鼓楼,比大小雁塔都还要高。于是,沣河西岸的人赢了。《诗经·大雅》中有《灵台》诗,记载灵台的存在;《长安志》记载灵沼遗址,灵沼池因灵台而得名。

秦汉以后,灵台尽毁。汉朝时,汉武帝整沣河流域两侧,修灵沼泽,建昆明池,操练水兵,以图扩大版图,收复南国。至贞观年间灵台已经是一个大土堆了。唐朝中兴,始建平等寺,唐代是中国佛教盛行时期,目前的长安寺庙遗留为全国之最。明朝秦藩王在古灵台平顶寺上重修,由僧人居住并主持维修保护。在董村、海子村尚有“宗周灵沼文王庙”遗址。

2018年底,随着长安区兴隆、东大、细柳、五星、灵沼5个街道正式移交由高新区托管。沣河梁家滩运动公园亦划入西安高新区域。该公园利用原沣河沿岸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人为融入运动元素,以草场加运动为特色,以人为开发最低、对大自然干预最小为手法,就势而为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打造出草坡草甸有氧运动项目。公园在古灵沼池的地方,建造形体上的体育运动公园。公园整体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余亩。公园于2019年10月1日开放,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400亩。

2020年清明节当日,随朋友慕名而来,顺着公园转了一圈,大概不到两个多小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转完。

看着,想着,查了一下。公园有主题,公园有理念,公园有规划,公园有元素,公园有设计,公园有一期、二期,可能还有三期、四期。

但是,总是感觉,那么大的地域,那么大的水面,那么多的历史遗留,能不能把周秦汉唐等诸多文化元素唱到最大范围,也不失为公园贯穿始终的文化主题呢?

农历壬寅年三月初五日 书于西安(2022年4月7日) /sDctJSg4UwY1BHkuVMxSvpG+mKqHimneHj8jlsQrJx/RbydscsyNbK8GsaIOx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