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南留村十一队有吴姓两家,吴新虎是我邻居,吴中印、吴双印是我一个队的,也和吴新虎据说是本家子。
我上高中的第二年,吴中印考上了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是初中专。几年后,大概也就不到三五年的时间,吴双印考上了西安交大,那是在南留村摇了铃的。
中印比我小一岁,是六二年的,取名中印,也可能是其父母在六二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中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击印度取得胜利而为中印取的名字。双印是六四年的,比中印小两岁。双印的名字可能是父母为与中印相连而取的。
那个时候,中印的父母亲与我父母亲关系都很好,虽然我们两家居住距离很远。我家在南留村西门外面,中印家在南留村堡子中间,是南留村的中心地带,黄金地段,学校门前面,供销社紧邻,是南留村最洋活的地方。我母亲有时家里缺了东西,都会让我去中印家里借。
一次,母亲让我去中印家里借什么我忘记了,去到中印家,见到中印母亲,我叫说“婶婶,我妈让我到你家要借什么什么”,中印母亲看了我好一会,问道:“你把我叫啥”,我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是一直把中印母亲叫“导怀姑”,是叫“姑”的。其实,中印的母亲是南留村的姑娘,中印他爸是秦镇的,是中印他婆婆给我导怀姑招的上门女婿。
中印、双印还有一个妹妹,后来也是考上大学以后安排到了渭南哪个县的农机部门了。
中印考上咸阳机器制造以后,我每次春节回家,中印都要去我家和我一起坐坐。那个时候我们农村家里,进门就是脱鞋上炕,也是农家人待客的基本礼节,中印到我家,和我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主要是开导我,让我不要灰心,继续学习,继续参加高考一类的话题。
双印比我小三岁,双印有个小名,在村里大家都叫他“双本楼”,农村有一句话,本楼大的孩子都很聪明,有“本楼本楼下雨不愁,别人打伞,他有本楼苫脸”的说法。我与双印话题相对较少,双印也是在我分配到市农业局以后,大概是1986年还是1987年的时候,去我单位看望了我一次。那个时候,双印已经是师大的学生还是交大的研究生我已不记得了。
后来在西安,双印安排了我们几次聚会,中印和我们一起参加了几次南留村的同龄乡党们的几次聚会,都很融洽,也很热闹。中印后来分配到黄河岸边的黄河工程机械厂工作了。双印执鞭当了教师,每年为全国重点学校培训的高材生不计其数,也算桃李满天下了。
去年七八月份,我回了南留村一次,在甲午哥家,听说中印也在家,赶紧叫过来,我们又一次喝多了。
去年大概是秋天的时候,罗尉他媳妇要打听46中一个同学的时候,偶然说起,原来,双印他媳妇和张妍也是同学,世界就是这么小。中印、双印是哥俩,也是我的好兄弟。
春节临近,有感于双印在西安。
20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