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领略古人的讽谏艺术
延伸阅读:《哀溺文序》
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邹 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昳 丽。 朝 服衣冠, 窥 镜,谓其妻曰:“我 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 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
邹忌(zōu jì):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朝,早晨。
窥镜:照镜子。
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
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
寝:躺,卧。
美我者:以我为美。
私:偏爱,动词。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于:比。
永之 氓 咸 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 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永:即永州。
氓(méng):古代指百姓。
咸:都。
善:通“擅”,擅长。
绝:渡过。
济:渡河。组词:救济。
中济:渡到河中央。
不能寻常:达不到平时游泳的水平。
有顷:一会。
蔽:昏聩,不明是非,蒙昧。
腰:腰缠。
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熟读《哀溺文序》。掌握重要的实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看看你能考几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那么,邹忌身高多少?
A.八尺多
B.八尺
(2)邹忌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A.邹忌
B.城北徐公
(3)客人为什么赞美邹忌,说邹忌长得漂亮?因为——
A.有求于邹忌
B.喜欢邹忌
(4)邹忌的妾为什么说邹忌长得漂亮?因为——
A.有求于邹忌
B.害怕邹忌
(5)《哀溺文序》中,那个善于游泳的人为什么却被淹死了?因为——
A.他舍不得身上的钱财
B.想自杀,不想活了
二、简答题(10分)
在本讲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用楷书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两点理由。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