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古人理想的大同社会
延伸阅读:《赤日炎炎似火烧》《观祈雨》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赤日炎炎似火烧》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从不同的侧面渲染出了天气的炎热,为小说后文中,杨志等人口渴买酒吃埋下伏笔,同时也预示着北宋王朝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赤日:红日;烈日。唐代杜甫《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
枯焦:干枯。多用以形容旱天中的植物。
《观祈雨》
《观祈雨》是唐代诗人李约的作品。这是一首悯农诗,写观看春日祈雨的感慨,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 咽 管弦。
祈雨:祈求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
“桑条”句: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土地久旱,尘土飞扬,仿佛燃烧冒烟。
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水庙: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
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几处:多少处,犹言处处。
春阴:阴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掌握重要的实词。
背诵并默写以上文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看看你能考几分?
(1)故外户而不闭。其中“闭”的意思是:
A.把门带上
B.用门闩插上
(2)农夫心内如汤煮,下句是:
A.公子王孙把扇摇
B.赤日炎炎似火烧
(3)朱门几处看歌舞。其中“朱门”在诗中的意思是:
A.姓朱的家的门
B.富贵之家
(4)箫管迎龙水庙前。“水庙”的意思是:
A.龙王庙
B.有水的庙
(5)桑条无叶土生烟,下句是:
A.箫管迎龙水庙前
B.公子王孙把扇摇
二、简答题(10分)
在本讲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用楷书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两点理由。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