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讲
古诗四首
——《竹里馆》等

教学目标:

学习古典诗歌,谈谈近体诗的特点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

延伸阅读:《香菱学诗》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 wǎnɡ 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竹里馆

王维 〔唐代〕

独坐幽 huánɡ 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故园,故乡,家乡。

《逢入京使》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在通西域的大路上,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年),唐代诗人。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xū xī)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晚春》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晚春

韩愈〔唐代〕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杨花:指柳絮。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连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才思:才气和思致。《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延伸阅读:
《红楼梦》节选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最后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原文回放: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 yīnɡ chàng ,谢、 ruǎn bào 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 hénɡ yuàn 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日积月累

背诵并能默写《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掌握文言知识。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看看你能考几分?

(1)王维,唐代诗人,字:

A.摩诘

B.太白

(2)《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

A.杜甫

B.李白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中“故园情”指:

A.怀念家乡的情感

B.保家卫国的情感

(4)马上相逢无纸笔,下句是:

A.双袖龙钟泪不干

B.凭君传语报平安

(5)杨花榆荚无才思,下句是:

A.惟解漫天作雪飞

B.百般红紫斗芳菲

二、简答题(10分)

在本讲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请用楷书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两点理由。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569q5z7DpUTKzV7TYWqSDOgAV0jxAtOmkGT6XEHusj3CRIU8i9JTRseF41y8U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