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山上搭车

早上六点醒来,收拾好行李,等雨下得小一点,再小一点,就可以出发了。

远处的山谷升起了薄雾,雨水洗过的大山愈发葱绿,在乡道上骑行,伴随着鸟叫声,爬上一个坡,猛吸几口空气,清新润肺,仿佛有人在我鼻腔喉管里种植了大片的薄荷,真是舒服。

中午在蒲江县吃了早饭,一碗二两牛肉面。从G108国道骑往雅安,在路上穿过黑竹镇,肚子饿了,看到路边有餐馆,进去点了一个青椒肉丝炒饭,吃完付钱15元。

饭后,继续骑行在G108国道上,到了雅安市名山区的时候,遇见两位骑友,听他们的口音,应该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

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今天也要骑到雅安,然后走川藏线去西藏。

我本想和他们一起组队到雅安,可碰到他们俩的时候,他们正好准备停下来去吃午饭,而我已经吃过午饭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打扰了,便先走一步。

去往雅安的路,没骑多久,又遇到两拨骑友,都是走川藏线的,这一下子搞得我都有点好奇了,西藏真的这么大魅力吗?怎么今天碰到的骑友一个个的都走川藏线?

感觉西藏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这些骑友就像是从雅安被吸过来的引子,一路上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在骑行之前我就听闻过西藏的高海拔,骑行去拉萨是对身体极大的考验,作为初出茅庐的骑手新人,我对骑行毫无经验且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极限也未可知,还是不要贸然去西藏的好。

既然如此,我还是决定一路南下,去云南看看。

下午骑到雅安市雨城区的八步乡,就不想再骑了。

雅安就是在山脚下的一个城市,进入雅安的时候,那个连续下坡有多爽,现在想要出雅安,这个连续上坡就有多辛苦。

天色也不早了,要找个露营地,我看在八步乡前面有一个亭子就挺好的,亭子另一端是条河,我下去洗了把脸,洗了脚。这天热的,洗完身上舒服多了。

回到亭子,这亭子虽说是在公路边,但只要能避雨就好。上来赶紧搭好帐篷,天还没黑,我就钻进帐篷里准备休息了。

整个亭子是一个长廊结构,东西两边是护栏座椅,南边是靠厕所的墙壁,北边是进出长廊的口子。

我把自行车靠在墙壁一侧,然后外面在搭帐篷,这样做是为了把自行车夹在帐篷和墙壁中间,防止被偷。

另外我买的双人帐篷,空间够大,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是把行李放在帐篷里的一侧,而我睡另一侧,必要时,也可以把自行车前轮快拆下来,放在这个帐篷里以防万一。

这几天老是下雨,第二天早上起来一下,一旁的河水都涨了,我昨天洗脚的地方都被水淹了,真是吓人。

红褐色的泥水滚滚而流,雨一大,河流量就大,山谷盆地地区,最怕的就是泥石流塌方。

早上有点冷,骑往荥经县,一程山路一程云雾雨。这一路上都没有卖早饭的,直到荥经县城,才吃上早饭,几个包子一碗稀饭,五块钱。

刚出荥经县的“砂器一条街”,听说是比较出名的,还有砂器制作的古遗址,这会儿正下着小雨,加上今天的计划是准备赶到汉源县的,所以也没怎么逗留,就直接上路了。

在去往云南的这条G108国道上,车辆已经没有之前的多了,大概是因为路线比较偏吧。

来往的重型卡车、油罐车多一点,因为是山路,比较窄一点,这类车转弯都要占绝大部分的道路,每次与其相遇,我都把单车停在一旁,目送它离开。

在上午十点多左右,天空放晴,太阳出来了,在大山里骑行爬坡,树林里也正热,感觉整座大山都冒着热气。

我独自一人正缓慢骑行爬升一个上坡,四周都安静得很,忽然从远处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我就知道后面是来人了。

等到发动机的轰鸣声近些,更近些,我条件反射性地转头一看,原来是一辆挎斗摩托,车上两人,年轻人一男一女,男的开车,女的坐斗里。而且装备齐全,一看就是来摩旅的。

果然,他们见我停下来,就把他们的摩托车停在我前面,靠在路边,然后过来聊了聊。

原来他们是从北京过来的,今天要赶到西昌,他们这次上路环华,做了一个抖音账号,就是要在路上采访101个行者,问问为什么要出来骑行。

然后我就配合他们做了个小采访,拍了一段小视频,问到为什么会出来骑行,我没想那么多,就说了一句:“比较自由,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因为大家聊得比较开心,忘了要拍照留念这回事,但最后走的时候还是加了微信好友,这是我在路上加到的第一个旅行者好友,之后我在他的朋友圈看到了更多更大我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从未见过的世界。

翻越雅安的泥巴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对于泥巴山,我并没有做过任何攻略,甚至说我在泥巴山上骑行了半天都不知道这是泥巴山。

又累又饿,停下来在路边休息,一个U型弯道,找了路边一个平坦的地方坐着,拿出在山里接的山泉水,从包里翻出压缩饼干,压缩饼干买了两种口味的,葱油味的比红枣味的好吃,红枣味的太腻了。

看着远方的蓝天白云,站在半坡上,看已经爬破走过的路,十分惬意,再回头看往前的路,“压力山大”。

泥巴山这个山路有多难骑,我感觉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很多时候,上坡我都是推上去的,天太热了,汗水直落落地往下掉,什么时候出过这么多的汗?

我不知道翻了几座山,拐了几十个弯,喝了多少水,备用的水都喝完了,又接了两大瓶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我只知道推车爬山最少有15公里,连路过的汽车司机都停下来,说要载我。

当我正在推车的时候,从我旁边过去的一辆比亚迪在我前面停下来,紧接着司机大哥就下来了。

微胖的身材,留着精神的短发,婴儿肥的脸庞看起来就很可爱,司机小哥说:“我看你推车这么辛苦,我载你一段吧。”

我有点惊喜:“啊?可以吗?”

司机小哥说:“没问题,上来吧。”说完就把后备箱打开,把后排座位放倒,调到合适的距离,顺手一扛,就把我的单车塞到了车上。

我有点惊讶,这是第一次有陌生人主动提出说要载我一程,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车,这时才发现副驾驶上还有一位女生。

车子启动,沿着盘山公路而上,我靠在车窗,看着窗外匆匆闪过的树影,一阵阵清凉的风送到的脖颈,我把一衣服领子扯了扯,想让更多的风灌进去。

想到几分钟前还在烈日下推车,而现在却坐上了顺风车,心情不是一般的舒适。

在车上闲聊,司机小哥姓周,原本也是一位骑行爱好者,今年快30岁了,之前都是在玩摩托车,这次出来,同行的还有他的两位朋友,在后面骑着摩托车。

副驾驶坐的一位女生是四川德阳的,在成都华西医院上班。后面骑摩托的两位,其中有一位就是她的男朋友,另一位骑摩托的是在绵竹读大二的学生。

快要到汉源的时候,周哥把车停在一旁,等后面那两位骑摩托的朋友。在路旁,我们和一位看园林的老大爷聊起来,走近一看,原来这片种植的是传说中“死贵死贵”的车厘子。

老大爷说,这东西一年熟一次,就指着它赚钱呢。

然后又闲聊,当老大爷听说我是从绵阳骑自行车过来的,更是一脸不可思议,直说:“你厉害,凶家伙。”

我想说:大爷,比我还厉害的年轻人多着呢,你只是还没看到呢,哈哈。

等到两位骑摩托的小哥到了之后,我们打招呼认识了一下,摩旅骑行,身上的骑行服真是够酷的,摩托车装了三箱,也很拉风。之后,我们一辆车,两辆摩托车跟在一起骑,离汉源县城不远了。

周哥把我和德阳女孩送到汉源县城外,他就准备上高速回德昌了,而德阳女孩要坐她男朋友的摩托车,和另外一位伙伴到石棉。

那么我就骑单车进汉源县城找住宿的地方了。

“周哥,谢谢你们哈,今天如果你不搭我一截,我恐怕是赶不到汉源县的,我可能会在清溪镇前面的村里找地方住,很有可能会在山里面扎营了。”

我说的是实话,最开始的确没想到泥巴山有这么艰难的路,我坐在车上,看着那些弯弯绕的盘山路,当时就想,这要是全靠我自己推上山顶,指不定到什么时候了。

到时候天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个人在大山里露营,还是会感到恐惧,所以下次一定得多做好准备。

“你胆子也是大,一个人也敢出来跑,还是找个伴嘛。”周哥说道。

“我之前在雅安看到好多骑友,不过都是往西藏方向去的,跟我不是一路的。我也想找个伴,只是遇不到的嘛。”

“噢,对,雅安那边基本上都是去川藏线的,哎,你纳闷不去?西藏好耍,有机会可以去一趟。”

“真的啊,好,我下次有机会一定去。”刚在在车上,就不止一次听周哥说起当年他在西藏旅行的故事。

拉萨是什么样子?布达拉宫大不大?我对西藏越来越感兴趣了。

和周哥他们告别后,我骑上自行车,慢悠悠地进了县城。因为搭车节省了大半天的时间,现在才下午三点多,我现在可以好好选择今晚住宿的地方了。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旅馆,发现汉源县城,现在五十元左右价位的房间只剩两家了,等我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再问,竟然都满房了。

哎,好吧,提高点预算,住了个六十元的,感觉有点奢侈啊。

等我把车子扛进房间,把后座的驮包拆卸下来,拿出换洗的衣服洗了澡,充电宝充好电,就出去吃晚饭。

回锅肉炒饭十二元,吃完也没怎么逛,回到旅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到八九点了,好久没有睡过懒觉了,刚好现在起床,收拾完之后去邮局去盖邮戳,他们也差不多刚上班。

汉源县城的地形就像一个蜘蛛网式的梯田,为了盖个邮戳,我就相当于爬了小半座山。

吃早饭,两块钱一个的大包子,两块钱一碗的白稀饭,包子就一般,白稀饭味道挺不错的,香浓润滑,吃起来一种很阳光,很干净的味道。

刚出汉源县城没多久,在一个坡道的拐角处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看到我,略显惊讶,她问我从哪里骑过来的。

这个问题路上已经有不少人问过了,今早上给我盖邮戳的工作人员也聊过,下午在路上,有个骑摩托车的工人也问过我,后面肯定还会有的。

她背着一个背篼,瘦弱的身躯,花白的头发,隔阂纵深的脸庞无时无刻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她的眼神却给人一种精神明亮的感觉。

我说我是从绵阳骑过来的,要去云南,今天先赶到甘洛。老婆婆听后说:“小伙子辛苦哦。”

我笑笑说:“还好吧,不过这山路确实挺累的。昨天我骑那个雅安到汉源这边,翻那个泥巴山,哦哟,那才辛苦。”

老婆婆笑了:“你说那个泥巴山啊,我晓得,好难爬的。”

当得知老婆婆就住在前面不远的镇子上,然后我问老婆婆:“咱们这儿像我这样骑自行车的多么?”

老婆婆说:“不多,没有,都是骑摩托的。”

我心想:这也难怪,这样的山路估计骑自行车的都跑到国道上去了吧,嗯,国道路好,但是车多,省道虽然车少,但是路烂啊。

其实不光路烂,今天在大山峡谷里穿梭,沿途到处都是高山落石的危险警告,而且大车也有,都是峡谷里打隧道驾高桥的工程。

聊着聊着老婆婆就开始关心起我的吃住安全问题了,嘱咐我要带好干粮,这样路上买不到吃的,还有干粮吃。

还说到后面要小心一些,天黑就不要骑了,进了大山里晚上就不要搭帐篷了,花点钱住旅馆……老婆婆给我说得一愣一愣的,导致我在骑车的时候还心不在焉想这事来着。

汉源县城外的河水,绿得有点过分了,就像是大片青苔粘稠的那个感觉,而且这还没到夏季,到了夏季汛期的时候,水位就会上涨到山体裸露岩石的那个位置。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到河水在平时浸泡的岩石映出的水位线之下。

因为我不想走国道,国道上都是车来车往,没什么意思,没多少风景,所以选择了一条插入大凉山的乡道。 iqjIZsQcEAzlev+jZmPmcB2m7eBzJX1c3TEX88LA/V3IYscDO96TVtkmH2uM2W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