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降本增效”在企业界已然成为一句流行语。很多企业在面对经营挑战时,都会提及这个词,希望通过它来扭转乾坤,但很多人对降本增效的理解似乎有些偏颇,认为只要减少人员、削减成本,就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在我看来,真正的降本增效,不仅要开源,更要节流,要高质量地降本,“降本”和“增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所谓降本增效,就是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流程改造等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这不仅是简单的成本控制或效率提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
降本增效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首先,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正确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风险。其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就能更加稳妥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业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言之,降本增效就是通过梳理标准流程,重构经营行为,对人、财、物等资源重新配置,对组织架构、岗位职能等重新修正,对经营行为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企业发展初期,各种设置和行为都是有序的,后来在市场的运行中,就会形成自身的生命发展轨迹。这种轨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不向外界输出能量也不向内吸收能量,原有的企业运行体系就会走向无序和混乱,组织机能也会慢慢衰弱,直至死亡。为了促进企业生命的延续,就要不断地吸收新的能量,远离死气沉沉的状态和管理的姿态,实施精益管理。这时,降本增效就是一剂猛药,一剂清醒剂,赋予企业新的能量。
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追求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企业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降本增效策略,提高自身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那么,企业该如何降本增效呢?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入,先介绍了企业一把手的主要任务,从战略高度解析了如何对待降本增效;然后通过年度经营计划的制订和落地、精益价值流、量本利模型、供应链数据规划、均衡生产、质量降本、采购降本、人才培养等多维度介绍,给读者以方法和措施的介绍。
书中内容融合我多年的从业经验,是企业降本增效的经验总结,值得企业老板和管理者阅读。仔细阅读,必将受益巨大!
任鑫苗
2024.5.11于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