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成为一家值钱的企业

什么是值钱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比如,今天公司估值1000万元,一年后变成1亿元,几年后变成10亿元。我们就说这是一家值钱的企业。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今天付出一笔钱,未来能收回更多钱。如此,投资者才愿意给企业投钱,企业也才能融到钱。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给企业投资,并不是因为企业有现金流,而是因为未来企业估值可能会从价值1000万变成价值一个亿,再从价值一个亿变成价值10个亿。

那么,企业的估值来自什么?从短期看,来自投资者对企业的期待,包括对用户增长、收入增长的期待等。但最终,还是来自对企业未来某一天能挣到钱的期待。所以,企业一旦拿了投资,就要变成一个市值不断上升的企业,为这个期待而发展自己。

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做一家值钱的公司,然后融资上市,这个逻辑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所认同。这个逻辑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其实是一个商品,或者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投资品,而投资品本身就需要不断增值,而增值又来自用户规模和营收规模等的增长。

该逻辑下的用户规模增长。在当下中国的人口规模下,用户数量完全有可能做到几千万、几亿,而一旦规模上去了,广告带来的收入基本就能覆盖成本,甚至于用户规模增长基本上就跟更赚钱画上了等号。这背后的发展逻辑就是先做一家值钱的公司,然后再融资上市。

该逻辑下的营收规模增长。有的投资者甚至会跟创业者说,你现在不准挣钱,你敢挣钱,我就撤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先让企业值钱,以后才能赚钱;现在就赚钱,可能会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只要把规模做起来,未来就可能看到一家值钱的企业。

但现在,这个逻辑变了。这是因为,当前互联网这个赛道开始面临挑战,互联网的头部效应被限制,“垄断”所带来的规模和收益被不断削减。在这种情况下,先做个值钱的公司的逻辑可能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很多投资者会对融资者说,要不你先盈利看看。这无疑是对融资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可见,未来,能先赚钱的公司比先值钱的公司更有价值,也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投资,而一旦获得投资,那么将会给企业带来钱和钱之外的诸多资源。如:

(1)获取收益。从本质上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取收益,投资也可以成为一个公司新的增长点,比如:2018年腾讯财报显示,腾讯一季度净利润为233亿元。其中,腾讯投资的虎牙IPO成功上市后为腾讯贡献了56亿元。上市后的虎牙市值38.29亿美元,而腾讯获得了约35%的股份,股份收入估值为13.40亿美元,扣除腾讯的投资成本后,这笔投资的收益约为8.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6亿元。

(2)扩充规模。以扩充规模为目的的投资,可以分为扩充现有市场或服务的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或开拓新市场的投资。扩充现有市场或服务的投资,会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效应下,甚至可能使企业独占市场。开发新产品或开拓新市场的投资,是通过开辟新的生产经营(或服务)领域,与市场上的一种新的需求相联系,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3)控制相关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投资者通过投资获得其他企业部分或全部经营控制权。比如,在阿里的新零售投资布局中,一直采取大比例持股的方式,阿里在三轮26.5亿美元对饿了么的投资之后,彻底把饿了么买了下来。2016年4月,阿里拿出12.5亿元投资饿了么,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蚂蚁金服跟投;2017年6月,阿里又向饿了么投资了4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蚂蚁金服跟投;2017年8月,阿里再次投资饿了么10亿美元。三轮投资之后,阿里收购了饿了么,从大比例持股到直接控制饿了么。

(4)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企业通过投资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取得效益,一般是通过更换旧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的。由于这种投资不会扩大业务规模,因此也被称为重置型投资,这种投资方式在传统企业中比较常见。传统企业投资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就能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产生规模效应,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5)应对经营风险。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水平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来应对经营风险。而应对经营风险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资实现分散和降低风险。

显然,投资投的并不仅仅是钱,还有平台、流量和资源。流量玩法是互联网的主流逻辑,那些爆红的创业公司多数都是阿里、腾讯直接或间接博弈的产物。比如,拼多多获得了腾讯30亿美元的投资。而对于腾讯来说,除了给拼多多注入了30亿美元的资金,还对拼多多开放了微信的链接平台,让拼多多无形中有了微信9亿用户流量的加持,迅速崛起。

总之,企业能不能发展,关键在于经营和融资;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学会融资,更要把融资变成一个促使企业发展的工具。面对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缺失、抵押不足等问题,企业经营者该如何快速掌握融资技巧,巧用资本力量,使企业走向腾飞之路?答案就是,具备融资思维,把利润看淡看透,将产品变成融资工具,将代理权变成融资工具,将股权变成融资工具,把未来的钱成功提前变现。 jDmSt1Ol0v5+bfO4RabejUGTPqXBjReR/wWpGaxAWWndlMGm68lMgTpgplOxvp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