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创业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在创投和创业领域,人们普遍认为:上一轮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中国创投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如何定义这个转型期?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的底层逻辑需要两个改变。

第一个改变,创业投资机构需要建设自身的生态性,以顺应创投企业的产业规律为主要转变方向,用产业赛道周期规律来替代快速获取回报的资金提供者的增值逻辑。

第二个改变,创业企业需要从跑马圈地的烧钱模式回归到用户本质,即在市场已经没有大的增量空间的基础上,如何突入创新市场,完成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转变,盈利和融资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以上两个改变,对于投资机构是一种挑战,对于创业者创办企业底层逻辑也是一种挑战。以互联网创业为例,过去,用户市场规模可以通过网络效应,在短时间之内成势,因而在硅谷将数字创业称为“指数式增长”和“闪电式创业”;而今,这些创业方法论已经不适用了。当下的市场现状,要求企业从一开始就聚焦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争取尽早实现盈利。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有限合伙人(LP)主业收益在下降,促使投资策略变化。LP是创投基金的主要资金提供者,通常包括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家族基金等。对于这些LP而言,他们的投资期望不仅局限于支持创新和创业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其自身增值需求的节奏影响着创业投资的节奏。因此,创投基金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满足LP的回报预期和风控要求上,而这也影响了基金的运作模式和投资策略。

创业投资方面,根据清科创业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从2020年的1.1万起下降到了2023年的7100起,下降幅度为38%;投资金额同期从1.5万亿下降到不到5000亿,下降幅度为68%。根据CVSource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3971起,同比小幅下滑,环比下降13%;市场交易规模共计684亿美元,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29%。

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创投资金的募资已经变得困难。当然,一些领先的创投机构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以往的案例证明,依然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而业绩不佳或品牌影响力较弱的机构在募资时往往面临更大困难。在国内创投市场上,由于明显增量市场的缺失,这些投资者变得更加保守,导致创业投资市场呈现一种不振状态。这种趋势导致了创投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风险相对较低、成长性更明确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具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及明确的退出路径,如迎合产业政策的投资、通过上市或被大公司收购。

最近两年,创业企业已经很难从投资机构拿到资金,而投资有向少数产业集中的趋势,主要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应用备受关注。放眼全球市场,也是一样的,美国的创业资本同样出现了保守化的趋势。这种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确保LP的资金安全和预期回报,但忽视了那些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尤其是那些具备颠覆性创新潜力的初创企业。

创业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征,而在现阶段,这种投资思维在弱化,投资者倾向于成熟资产投资,或者持币观望。整个行业处于一个洗牌周期之中,尽管不少创投机构在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定位,创投基金在筹集资金时,也更倾向于迎合LP的投资偏好。例如,一些LP可能更愿意投资于某些特定领域(如科技、医疗、消费品等),而创投基金为了顺利募集资金,往往会调整其投资组合的方向,以符合这些偏好。这种以融资为导向的生态使得创投基金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原本的创业支持者变为更多地服务于LP利益的执行者。

这种趋势的结果是,创投基金在实际操作中变得更加保守,更加注重短期内的财务回报,而非支持创业公司进行长期的、潜在高风险的创新。这对创投生态系统来说,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首先,早期创业公司将更加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尤其是那些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尚未形成清晰盈利模式的企业。其次,如前文所述,创投基金在选择投资项目时的趋同化倾向,可能会导致市场上创新的多样性受到压制,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

而创业和创投市场遇到的另外一个梗阻就是退出困难。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的月报数,截至2023年10月末,存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规模总计达到14.31万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已进行季度更新、完成运行监测表填报且正在运营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本金2.2万亿元。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创投基金投出去的资金,到目前,已经有一半甚至六成的基金都已经到了退出期,但遇到了无法退出的情况。可以这么说,大面积的创投项目投资面临无法退出的情况,就是当下创投领域遇到的最大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对于大量资本无法退出的情况,需要设立产业金融为基础的“耐心资本”。举例来说,2023年11月,深圳市成立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委托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其中在存续期限上,种子基金打破了此前5~10年的惯例,存续期延长为15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等待企业在价值创造领域、核心竞争力领域做更多的努力,留出退出时间,让企业能够制订长期战略计划,能够发展起来。

智和岛也在做不同于国有资本的创业投资研究,在企业所在地常州,就有大量的国有、私募资本综合驱动的企业,也遇到了项目退出问题。这个城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在后文中展开讲述。我们发现,国有资金存在保值、增值的硬性约束,天然具备避险属性,他们的投资行为更加偏向中后期、成熟期等较低风险项目。

而在一级投资人市场,“投早投小”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对于私募创投资本的退出,我们需要走出另外一条道路。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条出路。

对于已经投入,但无法退出、还在经营的创业企业,需要引入高瓴资本张磊的那句话:“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在已投项目上,这些投资机构有必要像创业者一样思考。对于当下的创投市场,资本已经不是稀缺品,投资者需要更多的价值体现,就是对于创业者业务金融综合赋能。

中国创投市场的变化和走上更高阶段,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需要被置于中国商业生态的进化中来理解。如何共同做出一家好企业,中国的创投生态中,需要引入投后管理的系统力量,用新生态和新方法论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还要其他要素的话,那就是时间和耐心。 gh0VNdJ/WMUKqkIX2MIdIxz+q8w0Vi96L3UBGN2epdeNHXujdNMQrsB4+8WC/p7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