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创投服务市场和战略投资服务市场的一名老兵,在我看来,创投过程的系统掌控,对于中国创业者和投资者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多年的创投实践之中,发现投资活动和创业活动,以及投后管理是分离的,各自为战的,这就是中国创投市场的现状。迄今为止,中国创投失败率依然惊人,97%的创业投资活动最后并没有实现价值增值,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这一切必须改变。
对于如何改变创投市场的现状,不浪费宝贵的资本资源和创业者用生命点燃未来产业的奋斗热情,我和团队创立了智和岛,将创投行为实践通过一家资本和创业智力集合的服务型企业,来影响创业企业,让他们能够提高经营效能,实现初心目标。
从社会经济视角来看,多数创业活动都失败了,按照原来的创投理论,就是用少数企业的成功来抹平大面积的投资失利,用少数百倍千倍的资产增值来掩盖大数量的失败项目,这种思维方式,在数字智能化时代,还适用吗?我们通过自己团队的实践,再加上对于全球创投系统的持续观察研讨,发现新一代的创投系统,乃是以投后管理为核心的持续的价值增值活动,将投资活动和创业活动组织起来,变成一个系统的管理行为。向管理要价值,这个常识问题,再次回到了我们的前面。
本人作为天使投资人,已经10年了,其间探究国内外天使投资和创投资本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原则,从2015年开始,就采取了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的双轨发展道路,到2022年年底,参与及持股的不同阶段的创投企业不低于30家,在实战磨炼之中,理解资本之外的多元资源禀赋才是创业成功的主导力量。发现投资并不是只要有钱、有眼光、有能力就能赚钱的事情,怎么赋能、怎么助力、怎么帮扶、怎么分工、怎么制约等,一系列的投后管理才是能否赚钱的核心要素。于是我们就是要把战略咨询、资本加速、资源赋能,包括媒体全方位助力企业并深度陪跑才能实现投资的目的。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失利的企业,其实拥有很好的目标和初心,创业者充满热情,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拥有共同的默契,但问题就出在过程管理上。因此,我们得到一个简单直接的结论:除了少数创投企业彻底丧失了价值生成能力,大部分所谓创业暂时失利的企业,在经过系统的投后管理和软性资源配齐之后,能够实现重生,回到活力经营的状态。
我们在深度实践之后,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投资创业方法论,即将创投行为看成一个由乱到治的管理过程,资本在创业成功的过程之中,只是一个价值放大器和时间窗口的把握助力,解决不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创业最重要的管理行为就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行为和市场需求进行对齐,企业在拥有造血能力之后,能够从容面对资本市场,选择资本伙伴,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是创投活动的主体,让主体先活下来,其他所有的问题,都是1后面的0。
投后管理是一种系统力量,能够统合投资者力量、创业者力量和外脑力量,而在传统的创投体系之中,我们总是轻易下结论:在资本市场,资本主导一切。其实在企业的创业投资阶段,应该是一种知本主义,智力因素才是主导一切的。
在智和岛的系统认知中,将人的智力因素放到了第一位。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智力因素,探索精神和突破意识本身就是资产,我们需要认知和评估这些因素;价值观和事业理论是一种智力因素,代表了企业的思维逻辑;企业的核心能力,比如技术工程能力,说到底还是一种智力因素,团队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知识共享的网络,如此等等,不同的软性因素其实主导着企业的行为。
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和投资者一起,形成了新的认知事物的逻辑,那就是尽量少看企业的商业计划书和PPT,我们主要就是服务于人本身,同时也评估人本身。我觉得一个投资机构不仅是一个资本提供者,更是一个团队的组织者和组织管理架构的攒局者。
不同的创业投资企业拥有自己的特殊条件,资本运作是多层次的,投后管理也是多层次的,我们在面对创投企业的过程中,接纳这种多样性,国内的一些创投服务机构主要做再融资(FA)式的服务,这样的服务太单一了。对于创投服务,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企业能够找到最小可行性的路径,先活下来,活下来之后,才能够做资产增值的事情。
因此,在我们的方法论中,就是一个两步走动作,其实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盘活,一个是增值。“活下去”对于企业是第一要义,增值的道路有十条百条,这是战略发展问题。很多创投团队忽视了“靠自己活下去”的深度思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看过太多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争执,业绩对赌成为创投过程之中的必然条款,在双方均未达到目标的时候,会相互指责对方是骗子、画饼大师,甚至出现了投资人和创业者约架的事情。而从系统视角看问题,这就是缺失过程管理导致的后果。
中国的创投市场需要引入一种调和型的外脑管理力量,在“对赌和埋雷”协议之间,是一种博弈和合作的复杂纠缠,而外脑则是一个系统的构建者和系统关系的调和者,构建一种“三角形关系”,共同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在实践之中,我们已经发现,外脑和创投服务力量是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软垫,两者关系很容易形成博弈,三者关系拥有更多的协同机会。
对于当下的创投市场,投后管理和外脑带来的都是一些常识,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将事情做正确。在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外脑起到一个建立组织结构的调节回路的作用,可以保持系统的真实性,对于创投意图需要进行实时的沟通,创投经营过程就是改变人的过程,这是一条基本认知。
在传统的创投模式中,投资者会提供资金,提供自己的知识地图,以投资者的信息版图和知识版图来完成投资过程,投资者起到了引路者的作用,但创业者遇到的现实经营困境是多角平衡的惊险游戏,一个看杂技的班头和玩杂技的人,体悟其实是不同的。创业者经常会抱怨,投资者除了提供一点启动资金,其他什么都提供不了,这也是一种现实。
我们对于创业投后管理的理解,其实在这里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解释:系统的投后管理事实上是为耍杂技的人系上一根保险绳,即使玩脱了,从高处摔下来,系统会接得住,也不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有了保险绳的创投行为,有了在经营过程中进行持续修正的能力,在一次次的正反馈循环中,实现最终破局,实现目标,超越目标,这是创投行为的成果守护。如果系统的投后管理能够将创投成功率提升几倍,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贡献。
2024年8月28日于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