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和问题

对于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用文字描述不如用数据来描述。国内的私募基金和创投资本,其实是一个新事物,在人们的印象中,职业的天使投资人和私募投资人是最近几年才被认知。

国内最早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于1985年,一直到2010年前后,其间登记的管理人数量都是缓慢增长。2014年到2017年,这是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实现爆发增长的几年,近六成的人都是这几年成为基金管理人的。2015年是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最多的一年,之后一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根据《2023中国私募股权管理人报告》,2023年新增管理人数量回到了16年前的2007年水平,相比2015年,下降了96.54%;从2015年算起,9年时间,主动或被动“消失”(注销)的管理人达到10068家。所以说现在是私募资本周期之中的寒冬,也不为过。

过去十年的私募资本实践已经说明了这一碗饭其实并不好吃。一万多家的基金管理人,有一半机构进入不到三年就又退出来了,有两成左右的机构进入退出时间是在一年之内完成的,能够存活三年的基金只有一半左右。

这些基金管理人快速进出,也说明了在私募基金的背后,隐藏着基本的行业门槛和运营规律。在基金运营系统中,绝不是只看钱好赚不好赚,运营基金需要极其坚硬的价值观支撑。耶鲁基金的已故投资人大卫·史文森就认为:“耶鲁大学只会把钱交给有极高道德标准,同时遵守投资人职业操守,把受托义务置于首位的人。”

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要比一家公司的管理复杂得多,其背后需要一种杰出的风险控制能力。让年轻的基金经理运作10亿元基金,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投资错误,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私募基金的基础管理十分重要。需要深入研究市场,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格局等。通过深入研究市场,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基金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流程,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引入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决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

正是因为很多基金的基础管理工作都没有做好,才导致了部分基金管理出现失控的情况,分析原因,还是基础能力缺失所引起的。我们可以引入咨询管理公司做类比分析,一家资深的咨询专家往往在世界级企业担任高管或者有类似的经验,才能够作为独立的企业顾问,指导企业管理层进行管理变革;而在基金企业之中,也需要有深厚的工作经验,或者连续成功的投资管理经验,才能够担当基金投资人的角色。而我们对于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咨询顾问和投资人的合体,才是合格的私募基金投资人。

对于很多入行不深,对于产业规律理解不透的私募基金机构,需要注意合规和风险控制。从数量方面来看,新规实施以来,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减少超千家。监管新规提高了行业门槛,导致部分小型私募基金管理人难以达到新规要求而主动退出。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对私募基金的严监管,使得新增和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现象。这样的数据表明,严格监管之前,行业有大量的违规事件已经发生了。

由于新的监管政策的存在,私募基金行业正在重新洗牌。2024年上半年已注销923家私募,其中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的数量达到604家,这表明私募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加速出清的过程。违规公司加速出清,个体管理人的管理成本将大幅提高,行业将向集中化、专业化、类公募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私募基金在当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还是用近期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在国内私募基金中,管理规模小于5亿元的管理人共8028家,占比62.3%;管理规模小于10亿元的管理人共9478家,占比73.55%;管理规模大于50亿元的管理人共1082家,占比仅为8.4%;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管理人共571家,占比仅为4.43%。行业呈现出“二八定律”的特点,即少数大型管理人管理着大部分的资金,而大量小型管理人的管理规模相对较小。

由于过去几年股权投资和创投领域的乱象,很多基金企业还深陷在周期波动之中,投入的很多项目无法退出,这就无法向出资人交代,在短期内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没有良性循环,募资难度加大;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的募资难度亦不断加大。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和收益预期更加谨慎,导致资金向头部管理人集中,而小型管理人则面临募资难的问题。

由于行业部分从业者自律不足,对于自身投资风险和回报协议缺失管理能力,导致一系列理解和投资领域的重大损失发生。因此,也就面临着更多的行业监管,监管力度的加强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例如,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和收益,甚至放弃一些投资机会。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监管机构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私募股权基金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合规性和风险管理。

相对于一些明星和头部的私募基金,拥有一万余家的私募管理人机构的产业分布,这说明私募领域还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体现在管理人之间的竞争上,还体现在项目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上。这种竞争态势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的松懈和杰出投资者的缺失,部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合规性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充分、风险控制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声誉。这其实是低级错误,在以信用链为生命的私募资本圈之中是不应该发生的。而结果很简单: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收紧,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例如,投资项目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都可能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严重的损失。

这些问题全部会集中起来,私募基金投出去的项目,导致估值和企业都在,但退出渠道不畅,退出环节受阻,意味着资产难以变成资本,在一系列股权债务的纠缠中,创业者和投资者、出资人都在抱怨,这其实就是当下的尴尬局面。而本书的内容,就是要直面退出困难、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回笼速度变慢的问题,提高再投资能力和收益水平。

私募基金在创投领域碰到的问题,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出清过程。一些不符合监管要求或经营不善的管理人被淘汰出局,潮起潮落到风平浪静,才是正常的事情,市场需要严格监管,产业要在更加自律的基础上实现平静发展,这才是一种常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加强合规性建设和风险控制工作,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模式。 H+LySEChTxOy5FQqQpiIyOucqEsFJoTJR9z3d4Ad4yBjI3OJsowq1/xoyAFcxz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