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和工具库,对咨询管理者来说,就是自己的仓库,和生产企业的仓库其实没有什么两样。越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其思维模型和工具库的内容积累就越多,其实,这就是一个积累成长的过程。
顾问式工作法的底层逻辑基于成长性思维。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在讨论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事实上,战略就是团队对商业过程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总的指导思想。战略开启的过程就是启发团队进行思考的过程。
顾问式工作法思考的问题,在于促成企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随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向前移动,同步或者略微领先这个时代。这些话语说得容易,关键是如何执行下去,现在的企业,都在追求用流量推出一个爆品,大中小企业都希望如此,但顾问式工作法的核心要义就是让企业整体能够在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之内,推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产品,能够对准需求市场,不被客户抛弃。如何能够达成这样的目的,这是一种对商业行为的深入洞察,而不是应付眼前的短暂行为。
对企业的成长来说,在整体上,需要一种优化思维作为主导方法论。优化思维需要企业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思考一个问题,做事何为正确?知道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才能够展开下一步行动。而此刻,我们就需要和咨询专家一样思考,如何甄别问题,挑选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和找到解决方法。
笔者在多年的顾问生涯中,有多次带领咨询顾问项目团队和客户进行合作的经验,顾问的工作应该是“授人以渔”,即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客户企业能够自己增强综合治理能力,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笔者的工作前辈也秉持一样的工作模型,即让客户变得更好,他们面对的企业,往往是工业技术公司,面对这样的客户,基于改良思维的精益生产模式成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导入方案。精益生产管理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工作服务流程严谨而系统,从问题定义到实施支持,涵盖了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每一步都旨在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成功。
精益生产首先分辨出有价值的活动,消除浪费,勾勒出清晰的价值流,让生产线运行顺畅起来,和供应链上的伙伴一起构建实施适时生产系统(JIT),生产线的节奏适应仓储和渠道资源限制,然后再次导入一个持续改进的周期。
在今天看来,定义问题的框架,组建深度理解供应链的顾问团队,研究和数据收集,问题诊断与方案开发,按照工作节奏与客户沟通反馈,方案优化与定稿,实施支持,成果评估与跟踪,就是一个典型咨询项目的服务周期。
现在咨询公司的工作方法已经泛化了,这是所有企业的基本决策框架。无论什么样的项目,基本都是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要形成基于共识的战略文本;第二步,形成适应战略文本的组织架构;第三步,基于组织架构形成战略执行的流程。如此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
然而,本书谈及的是未来的顾问式工作法,对于上述项目运作的流程,诸如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其运作方式还是太内向了,即使系统化,也还是内向型系统。数字智能时代的项目管理,强调一切从客户出发,需要做突破,其实是不断打破组织的惯性,跳出自己的老圈子。持续改良的目的,也是最终要跳出发展周期,从内向系统走向开放系统。
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全面外向化,虽然关注企业自身发展活动依然重要,但在新的资源整合链和分发链当中,分发链主导着供应链,将精益生产等管理行为都变成基础工程而不再是上层建筑,这就是游戏规则的转变。
未来的企业经营领域,会明确分出两种并存的工作方式:一种为成熟的业务,也就是已经进入了标准化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销和大众传播的领域,在这里,有明确的目标和KPI考核体系,有严格的监督和纪律;另一种是面向未知的探索性业务,这个领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但是不好确定目标,在新的领域,没有一个标明具体步骤的整体蓝图,因此也无法标准化,但在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寻找定位点,确立路标,有人提出更好的建议和路径的时候,就逐步迭代优化路径,让创造性成果慢慢显现出来。创造性成果出来之后,再逐步导入标准化系统,这是一种二元对流的体系。
图1-6 探索性业务的基本特征
探索性业务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尽管风险较高,但成功后的收益也往往更为可观。
探索性业务在企业之中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笔者没有可以进行直接衡量的数据,对管理咨询公司来说,100%都是探索性业务。而在很多企业内,原来还处于标准化的领域,现在也变成了不确定的领域,比如,营销也正在变成探索性领域。
营销本来是标准化的场景,不少企业用定营销目标的方式,将年度增长率设定为20%,并以此来替代战略变革、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但现在是过剩时代,客户到底是怎么想的?制造和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成为一个谜题。以前企业只是关心将产品推给客户,现在才发现自己对客户市场和典型客户的关注太少了。
在顾问式工作法之中,营销这个环节可以看成企业和客户进行紧密接触到结合的契机。并在这样的结合过程之中,真正理解客户,对于指导未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忽略了。
营销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具备技术性特征,专家压到一线,已经是一种普遍的需求,从产品提供者变成数据生产者和产品服务者的双重角色,是一种未来。
“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承诺,在实践之中,如果要将承诺贯彻到实际业务当中去,其实是全员参与组织的迭代和改良,从精益生产到对整个价值链管理的精益商业过渡,这就是从以产业工人和工程师为劳动者的体系,向“人人都是专家”的顾问式劳动者转变,企业需要管理好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就需要重新思考并迭代每一个流程,将客户价值通过顾问式工作法,转化为企业价值,这是一条必须打通的路径。这样,也影响了未来企业的管理形态,即实现客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一体化的变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