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服务收益大于产品收益的新现实

在消费市场里,取悦用户是当下很多企业的思考方式。价值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和感性体验领域都在努力适应消费市场的变迁。服务引导的消费市场成为主流,这是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尤其在金融、教育、医疗、旅行、娱乐、科技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领域,正在成为商业服务收益的主要来源。

从国际经济来看,美国服务业占据经济总量的80%以上,70%的就业机会来自服务业,确实是服务引导的消费市场成为主流的一个典型例证。经济结构的转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就业市场的调整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塑造了现代消费市场的新格局。这种趋势表明,服务业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主导角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和其他的发达经济体一样,服务于人的产业经济产出会占据更大的比例,服务业通常涉及高附加值的业务,并且能够创造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但收费模式和产品销售不同,按需消费和使用权消费成为一种常态。

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正在急速改变人们的工作形态,服务专家和顾问成为一个主导性的职业形态,因此,顾问式工作法也会大行其道。之前,商业的核心围绕着公司和工厂展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尔布雷思提出“生产者主权”的概念,但这样的概念在今天已经在实践之中被解构了,成为企业继续发展的阻碍。

之前,营销主义商业模式主导几十年的商业实践,但在今天,互动已经成为企业和客户的主要连接方式,互动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对话,一种多层次的对话,顾问式工作法的基础也是人与人的对话。在数字智能化时代,商业的本质已经不是营销,而是一场关于需求也关乎文化精神领域的持续对话。

对话的过程,也是产生网络内容的过程。在数字化系统里,这些对话变成了企业理解的数据,无数的顾问式对话,就构成了数字品牌和体验。顾问式工作法强调和客户之间真实、平等和深度的对话,无论是对商业客户,还是个人,都是一个价值共创和文化共建的过程。这些都是从产品到服务转移的新现实,因此,对创业企业而言,思考如何进行服务业创业,应是面对未来主导方向的问题。

典型的模式是基于平台的主播营销,其形式就是对话过程,中国很多企业家都参与了主播营销,积极为企业服务建立和用户的真实关系,在功利和传播知识方面能够做一个平衡,这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而今天,主播营销已经成为一个正式服务职业的类别了。这种“营销即对话”的模式,能够逐步理解市场的脉搏,形成企业的社群营销模式,开展社群服务。

在国内,有很多和笔者一样的管理咨询顾问,本来的合作对象主要为大企业,但现在面对的服务对象转变为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更需要管理知识的教练体系,将一些管理工具使用好,在经营过程之中需要过程指导和交流。基于数字智能化平台,原来,一个项目团队一年只能服务于几个大企业客户,但现在借助数字智能技术,就有了“服务新效率”,业务模式也从全方位面对面的战略服务项目转型为基于网络的“管理轻咨询”业务,一年能够服务于上万个付费中小企业服务项目。顾问能够展开内容订阅服务、网络课程服务、针对具体问题的在线服务,线下培训以及深入企业解决管理问题。这些多层次不同收费模式的服务体系,正是中国中小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典型案例。

平台经济是服务引导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公司,如亚马逊、谷歌、苹果等,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利用平台模式连接供需双方,提供各种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消费和服务方式。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使得服务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显著扩大。这种“平台+公司”“平台+个人”服务,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形势。

在中国,除了泛用的“万能平台”企业,也有大量的垂直领域的“产业平台”,这样的平台能够聚集一个产业的多种资源。例如,美团就聚集了数百万的外卖服务人员;而闲鱼这样的中介服务平台,二手货的交易也达到了每年2000亿元的交易量。服务业通常比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吸纳就业能力,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工作岗位种类繁多,从低技能到高技能岗位都有,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

数字智能时代的技术进步,正在急速改变商业系统的架构,传统意义上的“生意人”或“卖手”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重塑,变成基于消费侧社区的服务者。随着商业模式的边界被不断拓宽,消费者行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迫使商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与策略。在这一背景下,顾问式工作法所倡导的“买手”角色转换,成为引领商业变革的重要趋势。

传统上,商人往往被视为商品的推销者,即“卖手”,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将产品推销给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然而,在选择过剩的时代,单纯的推销策略已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需求。他们不仅要求产品本身的高质量,更追求购物过程中的愉悦体验与个性化服务。这便是“消费者主权”这一商业第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

在此背景下,基于消费者和商业需求者的“买手”角色的崛起显得尤为关键。与“卖手”不同,“买手”更加注重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理解与精准把握,他们像是消费者的贴心顾问,根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挑选并推荐最适合的商品或服务。这种转变要求服务者拥有深厚的行业知识与卓越的选品能力,以便在市场中筛选出真正符合消费者期望的“好物”,或者一起创造“好物好服务”。

会员制仓储超市、社交拼团等新兴服务模式的兴起,正是这一转变的生动实践。这些平台通过构建“买手社区”,将具有相似需求的消费者聚集在一起,形成集群购买力。在这个社区中,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商品选择与评价的主体。商家则通过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互动等手段,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商品与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也为“买手”角色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支撑。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商家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处理消费者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推荐。同时,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

从“卖手”到“买手”的角色转换,是实现消费者主权、提升商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买手”角色将在商业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推动顾问式商业形态的不断创新与升级。 guU8rwoefdv2aQwCtHLUbr5C9JB8tkCFiNBBaj//4x+vmtvhG182wJudG5XCAv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