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既然是企业最重要的产品,就要像做公司的业务一样去运营起来。那股权跟财税法又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我们一起来理解财税法。狭义理解,财税法是指财务、税务、财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广义理解,财税法是涉及财务、税务、法务领域三者的综合体,是统称,就是思考如何实现财务体系化和规范化问题。这里我们用的是广义的理解。
股权与财税法密切相关。股权架构设计是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的核心,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市场环境、股东需求等因素合理设计,以确保公司控制权的稳定,保障股东权益。财税规划是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税务政策等因素,制订合理的财务计划和税务策略,以确保公司的财务稳健和税务合规。法律风险管理是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的必要环节,需要在公司章程、股东协议、股东责任、“三会一层”治理结构方面建立健全风控管理体系,以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规并保护股东的权益。
在股权治理过程中,企业往往需要遵循财税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股权并购重组或股权融资时,企业需要关注相关税法规定,确保交易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在股权设计方面,需要考虑股权比例的分配、股东权力的制衡、控制权的保障等;财税设计要注重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降低税负并规避税务风险;同时,在法律层面要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各类合同和协议,以减少潜在的法律纠纷。公司要合规,公司要有独立的法人,不能负责人和公司搅在一起,子公司和总公司也不能搅在一起,自然要求财务的体系化和规范化。
虽然股权治理与财税法在本质和主要关注点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关联。企业在进行股权运营时,需要充分了解并遵循财税法的相关规定,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不仅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并购重组、IPO上市等企业财税专业领域(财、税),还涉及企业设立、公司战略、商业模式、股权、公司治理、法务、合同签署、节税筹划、投融资等税务、法务、股权多学科知识点(股、法)。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最终结果上,那就是经营效率和效果(效),也会涉及人才的激励及绩效考核、绩效评价及结果的运用(效)。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一定要围绕“财、税、股、法、效”五大领域去系统化、体系化构建。
笔者将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按设计的重心和领域归结为两类:财税治理和股权治理。两者按设计的重心和领域划分,目标一致,侧重点不一样。其中,股权治理又以股权架构顶层设计为重点。
为实现企业“多层次股权架构设计”的商业版图,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目标,财博仕财税以“股权财税法顶层设计”为核心,以“股权架构顶层设计”与“财税治理顶层设计”为两翼,专注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及合规经营整体解决方案。
股权架构顶层设计为实现股权价值的应用,帮助企业实现在产业转型升级时的“企业价值重组、业务模式创新、盈利模式重构、组织模式变革、产权结构优化”等商业版图的发展规划,顶层设计重点在于股权架构设计、股权税筹设计、股权治理设计。财税治理顶层设计帮助企业实现经营合规目标,助力企业资本运营,提升企业价值,顶层设计重点在于“经营主体规划、产权结构布局、业务流程清晰、资产归属明确、资金通道顺畅”等的优化设计。
上述股权财税法“一核两翼”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逻辑框架如图 1-1 所示。
图1-1 股权财税法“一核两翼”逻辑框架
亦即以财税为核心,研究股权财税法落地的治理框架。财税治理系统,就是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知识等专门的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针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企业运营以及战略结果,就财税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的一系列管理、优化、配置资源的活动,目的是协同业务部门确保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笔者以企业设立、运作过程为“经”,以财税涉及的功能模块为“纬”,经纬结合,构建了股权财税法落地运营的“一核、两观、四梁、八柱”的治理架构,围绕“财、税、股、法、效”五大领域,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地节税筹划,全方位改善与提升中后台管理,预防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助力企业从基础型财务向运营决策型财务转型,快速地实现财务体系化和规范化,驱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其逻辑框架如图 1-2 所示。
图1-2 “一核、两观、四梁、八柱”战略系统解析
企业财税,笔者将它提升到了治理高度,开创性地提出了“财税治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模型,跳出了“财税管控”的传统思维。财税业务不只是需要“管控”,财税需要运营,更需要治理。管控与治理,从字面上看意思相差不大,但其思维理念、框架逻辑完全不同。治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规划和业务层面,而管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职能层面。企业一定要将财税工作提高到运营高度,进一步提升到治理高度,而不只是管控层面。
股权财税法落地运营的“一核、两观、四梁、八柱”财税治理架构具体怎么设计,笔者在这里不展开,只是简要提示如下。
(1)一核。即以财税治理为核心。企业成立的根本目的是赚钱,具有社会价值。企业的管理,必将以“钱”为中心,归根结底为财税治理。老板要以财税治理为核心,管理、优化、配置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多维度考虑之后做出综合判断,支撑业务的发展。
(2)两观。指的是顶层设计观和战略动态观。财税治理一定要基于顶层设计,不能“摸着石头过河”,想到哪做到哪,一定要有设计规划。1945 年 5 月31 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财税治理既要制订完善计划,又要秉持“战略动态观”,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去观察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及时修正改良规划设计,逐步完善。
(3)四梁。是指财税法战略、商业模式、数字化、专家团队。这四个方面在企业的财税运营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好比一间房子的“梁”,承载起大厦的重量,是大厦的承重基础。所谓财税法战略,跟股权战略一样,也是需要上升到战略高度的。同时要研究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股权的问题,同时决定了企业的税筹问题,也决定了企业如何去控制风险和预算。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股权财税工作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提高股权财税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一过程涉及对股权财税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变革,以实现更优质、更关注细节和更加人性化的治理效果。企业运作这么复杂,如果团队能力不够,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可以外聘专家来协助。咨询服务市场为什么现在发展得这么快,因为它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它可以就某一个专题来帮企业展开服务。
(4)八柱。简称“权钱税账,预析策控”,即权系统、钱系统、税系统、账系统、预算分析、分析系统、决策系统、风控系统。财博仕将财税治理系统按其重要性和实施的阶段划分为两类:财税治理基础系统和财税治理支撑系统。基础系统包括权系统、钱系统、税系统、账系统,支撑系统包括预算分析、分析系统、决策系统、风控系统。对于初创企业,一定要在基础系统方面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对于成长企业和成熟企业而言,除了基础系统的构建外,还要重点抓好预算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和风控系统。
其中,权系统包括股权设计、“三会一层”、公司的管控模式、公司的组织架构、财务部的组织架构、集团财务管理架构等。
风控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合规管理。2009 年 5 月 5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2018 年 11 月 9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2018 年 12 月 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2020 年 9 月 11 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2024 年 4 月 27 日修订重新印发),2022 年 4 月 19 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涉案企业合规建设、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2022 年 8 月 23 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2022 年 10 月 12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35770-202(2),2024 年 8 月 16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企业可以参考以上政府部门发布的合规文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如何将合规管理嵌入到风控体系之中。
股权治理是指对公司股权的管理和控制,旨在确保公司稳定运营,保障股东权益,明确公司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公司章程协议,规范“三会一层”,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以及处理和预防股权纠纷等具体事项。亦即在股权财税法落地运营治理架构下,以“股权”为核心,研究公司架构设计、股权结构设计、公司治理、股权投融资、股权激励、股权的税筹和风控等一系列涉及股权的治理规划和布局安排。
股权治理与财税治理存在紧密的联系。财税治理中的“权系统”关于股权设计、“三会一层”、公司的管控模式等,是股权治理领域最核心的内容。股权治理的构建,需要紧密结合财税治理的设计。股权设计及公司治理,也与财税治理中的钱、税、账、分析、决策、风控这“六柱”密切相关。有关股权治理的逻辑框架,笔者在 1.6 节中再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