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当中,青铜文化是古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的一大载体。青铜器不仅代表一段历史,还是我们今天认识、解释和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等的重要工具。
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源于马家窑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工艺已经脱离了最原始的状态,例如,此时期出现了器壁极薄的乳钉纹铜爵,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
商代盘庚迁殷后,青铜器逐渐成为重要的祭祀工具。由于需要用于大量的祭祀活动,武丁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神秘庄重、体积较大。从商早期至西周建国后,青铜器上的铭文以记事为主,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器新的形制不断涌现,纹饰变得更加精细,造型也更加多变。战国中晚期,由于铁的出现,青铜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汉代,人们将青铜器的出土视为祥瑞,开始对青铜器及其铭文进行研究。直至宋代,一批著作如《金石录》《钟鼎款识》等相继问世。明代宣德年间,官府奉旨铸造了一批铜炉。尽管宣德铜炉与古代青铜器的成分有所不同,但冶炼铜器的再次使用,标志着铜文化的回归。
中国约2000年的青铜器文化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精美器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青铜器已经破损或遗失。我们精选了70件青铜器进行展示和讲解,希望能从纹样、造型、工艺、用途等多方面,以及美学、历史等多角度带领读者一同感受青铜之美,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工艺智慧和独到审美。这不仅能让我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红糖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