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大的误解:是疾病还是太脆弱

“什么?孩子得了抑郁症?”抑郁症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知,但刚听到孩子可能抑郁了的父母,肯定一头雾水。抑郁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抑郁就是太矫情、太脆弱了,是被父母宠得没边了,所以孩子才这样;也有人说,这是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会死人;还有人说……

然而这些观点都不准确,甚至有些是对抑郁症的极大误解。在本节中,我们就来破除这些误解,厘清什么是抑郁症,了解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区别,认清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以及这些误解所带来的危害。

抑郁症是病吗

举例

小明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生,最近几个月他变得越来越消沉。他曾经对学习和社交很感兴趣,但现在他总是心不在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他的睡眠也越来越差,晚上经常失眠,白天却昏昏欲睡。他不再愿意和家人朋友聊天,甚至对平时喜欢的活动也提不起劲儿。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对未来也感到迷茫。这些变化让小明的老师和家人感到担忧。小明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孩子肯定是贪玩,不懂事,要教育教育他。

孩子正青春期呢,情绪变化大也是正常的,让他自己调整吧。

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找孩子聊聊。

孩子这样都持续几个月了,也没好转,是不是生病了,找专业的人问问。

很少有父母的第一判断会往生病方向考虑,更多的父母觉得这可能是心理状态的变化,也许干预一下,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而就是这种对心理疾病的不敏感,很可能使我们错过了发现孩子病情的第一时间。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情绪低落或感到伤心,也并非由于脆弱或软弱造成的,而是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它是一种身心疾病,需要临床精神科医生的诊断。这种疾病会影响我们的大脑、情绪和行为。比如,使思维无法聚焦,所以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让人感受不到开心快乐,所以孩子消沉低落;使人缺乏做事的动力,所以孩子连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做了。

如果这时候,你对孩子说“你要乐观”“不要沮丧”“上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晚上别胡思乱想,一定要好好睡觉”,是很糟糕的。就好比你重感冒了,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而你的爱人因为关心,而对你说“你别打喷嚏了”“你别让自己流鼻涕了”“你控制住咳嗽,就不难受了,你加油!”你听了会有什么感受?

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很自然地会想到去看病吃药,但我们心里不舒服时,却羞于问问专业的心理医生,羞于看病和吃药。当孩子陷入抑郁症的旋涡时,他正经历消极的思维,对生活失去兴趣,体力疲惫,不想吃、不想睡,甚至可能产生自杀的想法。这时他需要的是像身体生病时一样,看医生、吃对症的治疗药物,以及父母的精心照顾。

区分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

虽然抑郁症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也不必听到“抑郁”两个字就闻虎色变。在“抑郁”这条横轴上,依据抑郁的频率、程度、对生活的影响,可以粗浅地分为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三种情况。

抑郁情绪: 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开心、愉悦、愤怒、别扭,它们随着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而来,等事情过去后便消散。当孩子面对生活中不如意或遇到挫折时,会自然而然地感到情绪低落,这时的抑郁就像天空中的云彩,来了,但一会儿就走了。

抑郁状态: 抑郁情绪在一段时间里频繁出现或者迟迟无法消解。比如一个人的亲人去世后,他的悲伤往往持续很久,我们会说“他这段时间心情都不好”,这就是形容一种状态。抑郁状态中的孩子总是处于低落情绪之中,但这个时候,抑郁还不是病理性的,没有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通常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或他人的开解而消失。但如果持续严重化,则可能转变为抑郁症。

抑郁症: 病理性的、严重的心境障碍,是需要专业医生临床诊断的。这时的抑郁像一只怪兽一样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且它不会自己消失,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家长的干预。

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及其危害

对抑郁症的误解很常见。让我们来揭示一些常见的误解,并了解这些误解所带来的危害。

误解1

抑郁症只是孩子的一种情绪问题,给孩子调整一下情绪就可以了。

正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不是我们嘴上说说就能调整的,不然那些心理专家是做什么的呢?患者的情绪问题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其中包括了大脑的神经递质,这可不是靠个人意志能改变的。

误解2

抑郁症就是孩子心态太脆弱导致的。

正解:患了抑郁症绝不意味着是孩子太脆弱。抑郁症是病理性的,而非简单的意志力薄弱产生的。孩子生病了,需要照顾,而不是需要“坚强”。

误解3

抑郁症可以自己疗愈,可以靠意志力和积极的态度解决。

正解:虽然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习惯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的症状,但抑郁症需要专业的治疗和支持,只依靠自我调节不能完全摆脱。

误解4

抑郁症就是精神病,正常人都要远离。

正解:夸大了。抑郁症虽然是一种精神疾病,但远不是常人口中的“精神病”。精神病人通常缺乏自知力,分不清幻想和现实。而抑郁症患者则是严重缺乏生活动力,但不是“疯掉了”,他们的自知力完全没有问题,通过干预和治疗,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好好生活。

误解带来的危害

误解会导致对孩子的不理解和指责,加重他们的负担和孤立感,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症状和痛苦。

误解还会妨碍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延误孩子获得帮助和康复的最佳时机。

误解会加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负担、病耻感,无法更有效地获得外界的支持。

如果不治疗,会增加未来更长时间和更严重的抑郁发作的风险。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未经治疗的抑郁症甚至会带来自杀的风险。

因此,家长们需要正确认识抑郁症,消除这些误解。我们要明白,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孩子脆弱。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家长们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及早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治疗,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与心理专家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有计划地执行,为孩子走出抑郁的阴影提供关键的支持。 jh4RqwDfhVTVQnZasEm+gtlrJRELDY6B6o+vTjwiJxADXpJb8cPhyyn9mEfSLs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