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二〇二〇年春天,美国疫情暴发,哈佛大学自创始以来第一次在学期中间停课,比较文学学者丹穆若什教授在三月初取消了年内所有的旅行。他回到布鲁克林家中,像许多在美国东岸居家隔离的民众一样,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日开始,他在哈佛大学网页上开始每天发布一篇文章,每天讨论一篇世界文学经典,到八月二十八日,丹穆若什教授在十六个星期内完成了一次环球文学之旅,如同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与路路通那样,他的旅程从伦敦出发,途经巴黎、开罗、耶路撒冷、加尔各答、上海、南北美洲,直到再回到伦敦。这个环游地球计划的世界性,还体现在从第一周开始,已经有多种语言的翻译也同步进行,这包括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德语以及中文的翻译。中文版从五月二十五日开始在《上海书评》连载,与英文版保持十四天的稳定时差,到九月十二日完成旅行。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那个人。丹穆若什或许就像老欧洲的文艺复兴人,当文明晦暗不明的时候,他会通过自己思想的燃烧,让思想和艺术的光明延续下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这记忆既是丹穆若什个人的,也属于近五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个独特的写作计划,体现了在危机时刻不退缩的人文力量,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依旧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黑暗的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

丹穆若什教授曾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我的导师之一,引导我阅读欧洲小说和文学理论,他的睿智与幽默,渊博与洞见,思维的清晰和语言的犀利,都令我佩服不已。我曾在二〇〇三年《上海文学》的西风专栏,撰文介绍他写的一部形如小说的理论著作《思想聚合》,那是丹穆若什教授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文书刊里。此后我主持翻译了他最重要的一本书《什么是世界文学?》。如今我很乐意担任召集人来组织《八十本书环游地球》的同步翻译计划,既是让自己重温当年读书的快乐,也是与广大中文读者共享这一场美妙的旅行。在几乎所有的跨国旅行都被取消的时刻,这样的文学行旅让我们有机会反思自身,并看清世界的形状,理解文明的来龙去脉,或许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在疫情结束后去面对一个很可能不同以往的新世界,而在此之前,则有必要重温和清理属于个人与人类整体的记忆。

我们随着丹穆若什在文学版图上的脚步,一起畅游世界文化的天地,以八十天而言,也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长度。在丰盛的夏日到来之际,我们一起加入这场文学的美妙旅途。在此我要感谢丹穆若什教授的信任,感谢所有热情参与翻译工作的译者朋友,感谢在计划最初阶段为我提供帮助的师友,尤其是严锋、宋炳辉、王宏图、张业松,感谢《上海书评》主编郑诗亮,感谢中文版连载时给予我们热烈回应的读者们,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陈飞雪女士和邹滢女士。现在呈现在大家手中的,是由作者、十八位译者和编者共同完成的这第八十一本书。丹穆若什在连载结束后,对全文又做了多次修订,全部译者又根据修订稿做了修改。宋景云协助我对照译文与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最后版本,译文的最后版本由我确定,如有错讹,理应由我承担。

我特别感动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十八位译者——其中多位我至今未曾谋面——共同享受了这个文学旅途的全过程。我们的翻译,也是一次交流之旅。让因为疫情停滞的世界重新流动起来,是丹穆若什教授和译者们的共同愿望。我早就知道丹穆若什老师是《魔戒》的骨灰级粉丝,所以我们也把自己这支中文翻译团队,命名为“护书使者团”(The Fellowship of the Book)。现在,我们把这本书呈现给你,亲爱的读者。

宋明炜
2020年5月18日
2022年11月22日 定稿 nQYAW0Sh1Xj3dOmezciZgxe6PA5GRla62B033SZm3CP/5zkFAlcfcbn9bOy6TB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