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恋爱渐行渐远的“其他欢乐场”

春香(22岁)精力充沛地在一家餐厅打工的同时也参加了资格认证课程学习班。她说:“我前男友占有欲太强了,见面只会让我‘心情沉重’。”

春香的前男友从事自由职业,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戏爱好者。起初两人因在线游戏之类话题相谈甚欢,然而有一次春香因学习临时取消了约会,第二天前男友便开始在推特上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从那以后,前男友常因为“刚才去见男生了吧?!”一类事情火冒三丈,频繁地发短信给她,最终导致分手。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知名私立大学二年级学生拓哉(20岁)正在为去意大利留学做准备。与高中同窗已经交往了两年多的他,最近也开始感叹在LINE 上互动倍感“沉重”。

“偏偏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给我发来(图片),问‘这件衣服怎么样’。若我没回复,她便说‘明明都看见了(为什么不回信息)’,简直让我气不打一处来。真是受够了,我想分手。”

与此相对,拓哉迷恋的网络服务平台“谷歌+”(谷歌)和社交软件“755”(CA广告)总是可以仅在兴起时去瞄一眼偶像“帕露露(AKB 48岛崎遥香)”的动态。若在帕露露发的“早上好——”下面跟帖“还好吗?睡得好吗?”,大约1000次中也会有1次幸运地得到回复。“这样反而快乐得多,也更有心动的感觉。”拓哉如是说。

2014年,高坂康雅将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男女900人)按“不想谈的理由”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别研究了每种类型的年龄与身份、亲密关系等相关性。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最难谈上恋爱的是“不自信”型与“积极回避”型人群。

前者是尽量不谈恋爱,不想被别人伤害的类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毫无魅力。后者是试图规避恋爱风险,抑制能量消耗的类型,因为他们性格内向,恋爱能量不足。这两类人都不善言辞,经常宅在家里,而且同性朋友也不多。

以上我完全认可。意外的是,如春香和拓哉般善于交际、兴趣广泛、工作努力且精力旺盛的“乐观期待”型人群,也不太想要交往对象。

即使该类型的人群认为“比起恋人,兴趣和学习优先等级更高”,仍旧能轻而易举吸引对方。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处理事情都游刃有余,所以容易乐观地觉得“恋爱嘛,什么时候都可以谈” 。若有虚拟平台之类其他欢乐场存在,他们必然会更容易产生“目前不需要恋爱”的想法。 lG5UqeJ5Me1ZVHEWWYBDJIOcQ6xQjHv2hrKYy8KKrppaMyIS0AJD2XfpRwKu3D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