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殷通提出让项梁和桓楚为将军一同起兵反秦,项梁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迅速盘算起来。他知道殷通虽有起兵之意,但未必真心与他们叔侄合作,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可利用的机会。
项梁恭敬地对殷通说道:“桓楚如今逃亡在外,行踪不定,唯有项羽知晓他的下落。我这就去唤项羽前来,让他去寻找桓楚。”殷通微微点头,示意项梁快去快回。
项梁匆匆走出郡府,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公开起兵的契机;紧张的是,这一步棋必须走得精准,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他很快找到了项羽,将郡府中的情况详细告知,并在项羽耳边轻声嘱咐:“待会儿进入郡府,见机行事,务必果断。”项羽眼神坚定,紧紧握住手中的宝剑,点了点头。
叔侄二人再次踏入郡府时,气氛似乎比之前更加压抑。郡府中的士兵们手持兵器,警惕地注视着他们。殷通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在项梁和项羽身上来回扫视。
项梁带着项羽走到殷通面前,恭敬地说道:“郡守大人,这便是项羽。”殷通上下打量着项羽,只见项羽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逼人的英气。殷通心中暗自赞叹,嘴上却说道:“既然你知晓桓楚的下落,便速速去将他找来,我们一同商议起兵之事。”
项羽向前一步,抱拳说道:“郡守大人,桓楚行踪隐秘,我需先与叔父商量一番,确定寻找的方向,方能万无一失。”殷通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悦,但又不好发作,只好说道:“那便速速商议,莫要耽搁了大事。”
项梁和项羽退到一旁,低声交谈起来。项梁轻声说道:“时机已到,殷通并非真心与我们合作,若不除掉他,我们起兵之事恐生变故。待会儿我给你暗号,你便动手。”项羽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商议完毕,项梁和项羽再次走到殷通面前。项梁说道:“郡守大人,我们已商议妥当,项羽这就去寻找桓楚。不过,在他出发之前,我有一事相求。”殷通不耐烦地说道:“有何事快说,莫要啰嗦。”
项梁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起兵反秦,需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来统领众人。郡守大人您虽有起兵之意,但恐难以服众。我项梁家族世代为楚将,在楚地颇有威望,若由我来统领这支军队,定能事半功倍。”
殷通听了项梁的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没想到项梁竟然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喝道:“项梁,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本郡守面前如此放肆。本郡守好心邀你一同起兵,你却妄图夺取本郡守的兵权,真是痴心妄想!”
项梁见殷通发怒,心中暗喜,知道时机已到。他向项羽使了个眼色,项羽立刻心领神会。只见项羽大喝一声,如猛虎般冲向殷通。殷通还没来得及反应,项羽的宝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郡府中的士兵们见状,纷纷拔出兵器,将项梁和项羽围了起来。但他们看到项羽那凶狠的眼神和锋利的宝剑,一时间都不敢轻举妄动。
项梁大声说道:“诸位将士,如今秦朝无道,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郡守殷通胆小怕事,不足以带领我们成就大业。我项梁家族世代为楚将,今日愿带领大家起兵反秦,恢复楚国的江山。你们若愿意跟随我,便放下兵器;若不愿意,我也绝不勉强。”
士兵们听了项梁的话,面面相觑,犹豫不决。这时,一位年长的士兵站了出来,说道:“项将军,我们早就对秦朝的统治不满,也知道您在楚地颇有威望。只要您能带领我们打败秦军,我们愿意跟随您。”
其他士兵听了,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项梁。项梁心中大喜,说道:“好!既然大家愿意跟随我,我们便齐心协力,共举义旗。从今日起,我便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项羽为裨将,协助我管理军队。”
项梁说完,项羽手起剑落,砍下了殷通的头颅。郡府中的众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项梁提着殷通的头颅,佩上郡守的印绶,站在大厅中央,大声说道:“秦朝无道,郡守已被我等诛杀。如今我们顺应民意,起兵反秦,恢复楚国的江山。愿与我等一同起义者,随我杀出郡府,招募更多的人马!”
那些原本就对项梁十分敬佩的豪杰们,纷纷响应,跟随项梁和项羽走出郡府。郡府外,项梁迅速召集了郡中的军队,控制了会稽郡。他下令打开兵器库,将兵器分发给士兵们,并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
在整编军队的过程中,项梁发现有一些士兵心怀不满,对起义之事并不积极。他知道,这些人必须尽快处理,否则会影响军队的士气。于是,他召集了这些士兵,严肃地说道:“如今我们起兵反秦,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恢复楚国的荣耀。若有人心怀异心,不愿跟随我们,现在便可以离开。但若是在战场上临阵脱逃,定斩不饶!”
那些心怀不满的士兵听了项梁的话,有的选择离开,有的则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战斗。项梁对留下来的士兵进行了安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了起义军的团结和力量。
与此同时,项羽也在积极地训练士兵。他亲自示范各种战斗技巧,教导士兵们如何使用兵器,如何配合作战。在他的严格训练下,士兵们的战斗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经过几天的准备,项梁和项羽的军队已经扩充到了数千人。他们在会稽郡附近张贴告示,招募更多的人马。许多年轻人看到告示后,纷纷前来报名参军。他们都怀着对秦朝的仇恨和对自由的向往,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在招募人马的过程中,项梁和项羽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地方豪强不愿意支持他们的起义,甚至还派人前来捣乱。项梁和项羽并没有退缩,他们带领军队与这些地方豪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有一次,一个名叫王霸的地方豪强,纠集了几百名打手,前来攻打起义军的营地。项羽得知消息后,立刻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去迎战。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那些打手们看到项羽如此勇猛,都吓得纷纷后退。
在项羽的带领下,起义军很快就将王霸的打手们打得落花流水。王霸见势不妙,想要逃跑,但被项羽追上,一剑斩杀。经过这次战斗,起义军的名声更加响亮,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靠。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项梁和项羽开始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们知道,会稽郡虽然已经被他们控制,但周围还有许多秦军的势力。他们必须尽快扩大地盘,与其他起义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军。
于是,项梁和项羽决定先攻打附近的几个县城,夺取更多的物资和地盘。他们将军队分成几路,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进发。项羽亲自带领一路军队,攻打一座名叫丹阳的县城。
丹阳县城是一座军事重镇,城墙高大坚固,防守严密。项羽的军队到达县城后,立刻发起了攻击。但秦军的防守十分顽强,起义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
项羽并没有气馁,他仔细观察了县城的地形和防守情况,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他命令士兵们在县城周围挖掘地道,准备从地道攻入县城。同时,他又派出一支军队在县城正面进行佯攻,吸引秦军的注意力。
经过几天的努力,地道终于挖到了县城的城墙下。项羽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了地道中的火药。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项羽带领军队从缺口处冲入县城,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在巷战中,项羽充分发挥了他的勇猛和智慧。他手持宝剑,左冲右突,杀死了许多秦军士兵。秦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项羽顺利地占领了丹阳县城。
占领丹阳县城后,项羽并没有停留,他继续带领军队向其他县城进发。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好几座县城。项梁和项羽的军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实力越来越强大。
在这个过程中,项梁和项羽也与其他起义军取得了联系。他们得知,在各地还有许多起义军在与秦军作战,其中一些起义军的实力也不容小觑。项梁和项羽决定与这些起义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军。
于是,项梁派出使者,与其他起义军进行谈判。经过一番协商,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各路起义军决定联合起来,组成一支庞大的反秦联军,共同推举项梁为联军的统帅。
项梁成为联军统帅后,开始对军队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向秦军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而项羽则作为联军的先锋,带领军队冲锋陷阵,为联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