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浩浩荡荡抵达安阳后,宋义便下令安营扎寨,这一停就是46 日。他心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妄图坐观秦赵两国相互厮杀,待双方都元气大伤时,再坐收渔翁之利。
宋义整日待在奢华的营帐中,对前线的战事不闻不问。他认为,秦军实力强劲,贸然进攻只会让楚军遭受重大损失。而赵国虽然被困,但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秦赵两国必然会拼个你死我活。到那时,楚军只需轻松出击,就能轻易击败疲惫不堪的秦军。
项羽心急如焚,他多次找到宋义,言辞恳切地劝说:“上将军,如今赵王被困巨鹿,危在旦夕。我军应趁秦军尚未完全合围,迅速渡过漳河,与赵军里应外合,定能大破秦军。若再犹豫不决,赵国一旦灭亡,秦军士气大振,我军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然而,宋义对项羽的建议置若罔闻。他轻蔑地看了项羽一眼,冷冷地说:“你一介武夫,懂什么谋略?我自有安排,你只需听从命令即可。”说完,便不再理会项羽,转身回到营帐中。
项羽无奈,只能一次次地尝试说服宋义。他向宋义分析当前的局势,指出秦军虽然强大,但长途跋涉,粮草供应必然困难。而赵军在巨鹿城中坚守多日,士气低落,急需援军。此时正是我军出击的最佳时机。
但宋义根本听不进去,他不仅拒绝了项羽的建议,还在军中发布命令:“有不从命者皆斩!”以此来压制项羽和其他将领的反对声音。
在这 46 天里,宋义每天都在营帐中饮酒作乐。他大摆宴席,邀请各路将领和谋士,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军营。而士兵们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折磨。
楚军的粮草逐渐短缺,士兵们的口粮越来越少。他们只能靠野菜和树皮充饥,许多士兵都饿得面黄肌瘦,身体虚弱不堪。天气也越来越寒冷,士兵们没有足够的衣物保暖,只能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军营中弥漫着一股压抑和不满的气氛。士兵们对宋义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上将军要如此拖延时间,置赵国的生死和士兵们的疾苦于不顾。
项羽看着士兵们痛苦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愤怒。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楚军不仅无法救援赵国,还会因为自身的困境而失去战斗力。
于是,项羽决定再次找宋义理论。他带着满腔的怒火,冲进了宋义的营帐。此时,宋义正和一群将领们饮酒作乐,看到项羽进来,他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你来干什么?难道你想违抗我的命令吗?”
项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大声说道:“上将军,如今士兵们饥寒交迫,而你却在这里饮酒作乐。赵国危在旦夕,我们却按兵不动,这岂是一个上将军该有的作为?如果你再不听从我的建议,我将无法保证士兵们会继续听从你的命令。”
宋义听了项羽的话,勃然大怒。他拍案而起,指着项羽的鼻子骂道:“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以下犯上!我是上将军,一切由我说了算。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我定斩不饶!”
项羽看着宋义嚣张的样子,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他拔出剑来,大声说道:“你不顾士兵死活,延误战机,根本不配做上将军!今日我便替天行道,取你项上人头!”说完,项羽挥剑向宋义砍去。
宋义没想到项羽会突然动手,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项羽的剑狠狠地砍在宋义的脖子上,宋义惨叫一声,倒在了血泊之中。
营帐中的将领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看着倒在地上的宋义,一时不知所措。项羽收起剑,大声说道:“宋义按兵不动,企图坐观秦赵相斗,置士兵生死于不顾。我已将其斩杀,从今往后,我便是楚军的上将军。若有不服者,如同此贼!”
项羽一剑砍倒宋义后,营帐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将领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目光在倒地的宋义和持剑而立的项羽之间来回游移,大气都不敢出。
项羽站在原地,胸膛剧烈起伏,手中的剑还滴着宋义的鲜血。他环视四周,眼神如炬,声若洪钟:“宋义心怀不轨,按兵不动,坐视赵国危难,不顾我军将士饥寒交迫,如此行径,天理难容!我今日杀他,是为了楚国,为了天下义军!若有谁不服,就站出来与我一战!”
一时间,营帐内鸦雀无声。过了片刻,有个将领小声嘀咕道:“宋义确实耽误了战机,将军此举,也是为了大局着想。”紧接着,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将军英明,我们愿听从将军指挥!”
项羽见众人表态,心中稍安。他收起剑,说道:“如今赵国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再拖延。从现在起,我暂代上将军之职,带领大家去解巨鹿之围,击败秦军,为项将军报仇!”众将领齐声应道:“愿随将军赴汤蹈火!”
项羽迅速安排人清理营帐内宋义的尸体,然后召集全军将士训话。他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将士们!宋义不顾你们的死活,在这安阳停留了46 日,让我们错失了战机。如今我已斩杀宋义,将带领你们去与秦军决一死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击败秦军,建功立业!”
士兵们听了项羽的话,群情激奋,士气大振。他们高呼着:“愿随将军杀敌!”声音响彻整个军营。
项羽斩杀宋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楚怀王那里。楚怀王得知此事后,心中颇为震惊。但此时楚军已经拥立项羽为假上将军,军中将士都愿意听从项羽的指挥。而且赵国的局势危急,急需楚军救援。权衡利弊之后,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领楚军。
项羽被正式任命为上将军后,立刻率领楚军向巨鹿进发。很快,楚军抵达了漳水岸边。此时,对岸就是被秦军重重围困的巨鹿城,城墙上的烽火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赵国的危急。
项羽站在漳水岸边,望着对岸的巨鹿城,心中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楚国的命运,也将决定天下的走向。为了让士兵们明白此战的决心和必死的信念,项羽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决绝的决定——破釜沉舟。
这一日,项羽召集全军将士,站在一个高台上,神情严肃而坚定。他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漳水岸边,对岸就是被秦军围困的巨鹿城。赵王歇在城中苦苦支撑,等待着我们的救援。而我们的敌人,是强大的秦军。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我们不能退缩,也没有退路!”
士兵们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紧张和期待。项羽接着说:“从现在起,我下令,将所有的锅碗瓢盆全部砸毁,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把营帐全部烧掉!我们只携带三天的干粮,这意味着我们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击败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取胜,我们就会饿死在这里,葬身于这漳水之中!”
此言一出,全军皆惊。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小声嘀咕道:“这可如何是好,没了锅碗,没了船只,没了营帐,我们还怎么生存?”但更多的人则被项羽的决心所震撼,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
项羽看着士兵们的反应,继续说道:“将士们!我知道你们心中有疑虑,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奋勇向前,才能有一线生机。破釜沉舟,就是要让我们断绝一切后路,激发我们内心的斗志和勇气。在这三天里,我们要像猛虎一样冲向秦军,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不打败秦军,誓不罢休!”
他的声音激昂有力,回荡在整个军营。士兵们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们被项羽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心中的恐惧和疑虑渐渐消散。
接着,项羽亲自带头,拿起锤子砸向了一口大锅。随着“哐当”一声,大锅被砸得粉碎。士兵们见状,也纷纷行动起来,砸毁锅碗,凿沉船只,烧掉营帐。一时间,军营里一片混乱,但却充满了一种决绝的气息。
当一切准备就绪,项羽再次站在高台上,大声喊道:“将士们!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勇往直前。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冲过漳水,杀向秦军!为了楚国,为了死去的战友,为了我们的尊严,前进!”
士兵们高呼着口号,士气大振。他们怀揣着必死的决心,跟随项羽渡过了漳水,向着巨鹿城进发。此时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击败秦军,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