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汉匈对峙:从文帝到景帝的困局

汉文帝时期的匈奴侵扰

汉文帝在位期间,匈奴的侵扰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汉朝边境,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让汉朝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公然违背和亲之约,率领骑兵气势汹汹地进入河南地(河套以南)。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百姓们的房屋被烧毁,财物被抢夺一空,许多无辜的生命惨遭杀害。一时间,哀鸿遍野,哭声震天。

汉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龙颜大怒。他意识到匈奴的嚣张气焰若不加以遏制,汉朝的尊严将荡然无存。于是,他果断下令丞相灌婴出动八万五千骑兵,前往高奴,全力攻打右贤王。灌婴领命后,迅速集结军队,日夜兼程奔赴战场。在战场上,汉军士气高昂,与匈奴骑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右贤王见汉军来势凶猛,自知难以抵挡,只好率领残部狼狈地逃到塞外。

匈奴并未就此收敛。不久之后,冒顿单于去世,其子稽粥继位,号曰“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在中行说的教唆下,更加肆无忌惮地侵扰汉朝边境。

文帝前十四年(前166)冬,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到汉朝头上。在中行说的精心谋划下,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朝那、萧关。匈奴骑兵如同凶猛的野兽一般,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北地都尉孙卬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战死。匈奴军队抢劫了大量的百姓和牲畜,还派突击队攻入回中宫,将这座宏伟的宫殿付之一炬。更令人震惊的是,匈奴的侦察骑兵甚至到达了雍地的甘泉宫,距离长安已经非常接近,整个长安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汉文帝得知匈奴入侵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亲自慰问军队,鼓舞士气,并打算御驾亲征,与匈奴决一死战。大臣们纷纷劝阻,最后还是窦太后下令,汉文帝才停止了亲征的行动。但他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派了一千辆兵车、十万骑兵,驻守在长安旁边,严密防御匈奴的进一步侵扰。同时,他又派了五位将军,带领大量兵车和骑兵去攻打匈奴。

匈奴单于待在汉朝边塞以内一个多月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汉军追出塞外就返回了,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的战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汉朝的军事实力和抵抗决心。

汉文帝时期的这几次匈奴大规模入侵事件,给汉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些事件也让汉文帝深刻认识到,和亲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之患,必须寻找新的应对策略。这也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对匈战争埋下了伏笔。

汉景帝时期的局势缓和

汉景帝即位之初,便面临着复杂的边疆局势。与汉文帝时期不同的是,汉景帝在位期间,虽匈奴仍时有骚扰边境的小活动,但并未发生大规模的侵掠行动,边境局势相对缓和。这背后,离不开汉景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明智政策。

汉景帝坚持了自高祖以来的和亲政策。他意识到,历经多年战乱,汉朝国力虽有所恢复,但仍不足以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和亲政策虽带有一定的屈辱色彩,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汉匈之间的和平局面,为汉朝的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汉景帝继续选派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赠送丰厚的财物,以表达汉朝对和平的诚意。这些公主远离家乡,肩负着民族和解的重任,她们的牺牲为边境的安宁做出了贡献。

汉景帝积极推行互通关市政策。他下令开放边境关市,允许汉匈双方进行贸易往来。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匈奴对中原物资的需求,也为汉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匈奴人用他们的马匹、皮毛等特产,换取汉朝的丝绸、粮食、铁器等物品。通过贸易,匈奴逐渐减少了对汉朝边境的掠夺,因为和平贸易能让他们更稳定地获取所需物资。同时,汉朝也从与匈奴的贸易中获得了大量的优质马匹,这对于提升汉朝的军事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汉景帝时期,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过汉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家实力逐渐增强。这使得匈奴在考虑是否大规模入侵时,不得不有所顾虑。而且,汉景帝在边境地区加强了军事防御,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军队,提高了汉朝的边境防御能力。匈奴若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必将面临汉军的顽强抵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匈奴的侵略野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直到汉景帝去世,匈奴虽然时有小规模的骚扰,但始终没有发动大规模的侵掠行动。边境地区的百姓得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经济也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景帝心里明白,这种和平局面只是暂时的,匈奴之患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他的隐忍与努力,为汉武帝时期积蓄力量、最终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争奠定了基础。 ZKfH+Uz3hY6lywAuDv3491zYM6v0eqp3VtQopD/rAyi9En/WbtaeD2AFXLIPW9j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