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初仕作为与政绩观

衙前役改革

苏轼初到凤翔任职,便深入民间,展开了对当地各项事务的细致调查。他深知,要想真正为百姓谋福祉,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衙前役制度,无疑是当时百姓最为头疼的一项负担。

苏轼不辞辛劳,走村串巷,与当地百姓促膝长谈。他看到,许多家庭因为衙前役而陷入了困境。在调查过程中,他听闻了无数令人心酸的故事。有一户人家,原本生活还算富足,男主人被征去担任衙前役,负责运送木材。在运送途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木材被冲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按照规定,他必须照价赔偿,这使得整个家庭瞬间倾家荡产,妻子也因不堪重负,离开了这个家。还有一些百姓,为了逃避衙前役,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苏轼还发现,衙前役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在木材采伐和运送方面,由于只是简单地结木成筏,顺河而下,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旦遇到险滩砺石,木材就会被撞断撞散,流失无踪。而且,官府在分派任务时,往往不考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给百姓,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苏轼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衙前役制度的变革方案。苏轼提出让老百姓“自择水工,以时进止”。他认为,老百姓对当地的水文情况更为了解,让他们自己选择有经验的水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根据黄河水的涨落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运输木材,可以大大减少木材的损失。例如,在黄河水小的时候运输,水流相对平稳,木材被撞坏的几率就会降低。

苏轼建议官府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管理和监督。他提出,官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木材运输的全程进行监控,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顺利。对于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避免让百姓承担过多的损失。

苏轼还考虑到了朝廷对木材的需求。他知道,朝廷用木料往往时间紧迫,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到朝廷的正常使用。因此,他提出在改革的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调度机制,确保在满足朝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

苏轼的这些变革方案,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衙前役制度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压力。他的努力,让当地百姓看到了希望,也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民请命与减税

苏轼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了各种数据和资料,详细地分析了凤翔地区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赋税徭役情况。他在信中写道,凤翔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百姓生活本就艰难。而如今,繁重的赋税徭役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许多百姓为了交税,不得不放弃耕种,外出打工,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使得社会秩序变得不稳定。

苏轼建议,首先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赋税项目。例如,一些地方的杂税,对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这些税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可以考虑取消这些杂税,让百姓的生活稍微轻松一些。对于一些必须缴纳的赋税,可以适当降低税率。比如,土地税可以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产量来确定税率,而不是一刀切地征收。这样,那些土地贫瘠、产量低的百姓就可以少交一些税。

在徭役方面,苏轼建议合理安排百姓的服役时间和任务。他认为,官府在分派徭役时,应该考虑到百姓的实际情况,不能让他们过度劳累。可以根据农忙农闲的时间来安排徭役,避免在农忙时节征调大量的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对于一些不必要的徭役项目,可以适当减少或者取消。

苏轼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为民请命得到了一定的回应。凤翔地区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对苏轼充满了感激之情,认为他是一位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发展酒业与利民措施

苏轼敏锐地察觉到当地酒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凤翔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当地的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民间也有着丰富的酿酒经验和传统技艺。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酒业发展一直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苏轼认为,发展酒业不仅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他建议官府加大对酒业的扶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例如,设立专门的酒业发展基金,为酿酒作坊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改进酿造工艺。邀请酿酒专家到凤翔讲学,传授先进的酿酒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当地酿酒的整体水平。

苏轼还提出要加强酒业的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他建议制定严格的酿酒标准和质量检测制度,确保酒的品质和安全。对于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作坊,要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他还倡导建立酒业协会,加强酿酒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酒业的发展。

苏轼的建议得到了官府的认可和批准。在官府的大力支持下,凤翔酒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许多酿酒作坊得到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企业。他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改进了酿造工艺,酒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酒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粮食种植、运输、包装等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酒业的发展,凤翔的酒逐渐在周边地区打开了市场。许多商人纷纷前来采购凤翔的酒,使得酒的销量大幅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凤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了发展酒业,苏轼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为百姓谋利的举措。他关注当地的水利设施建设,组织百姓修缮河道、堤坝,改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他还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办学校,聘请教师,鼓励百姓送子女入学读书,提高了当地的文化水平。

苏轼在凤翔的这些利民措施,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凤翔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JWtpcvsoxz/AWanMayB1VKGlckRkmS2hhKtRsOKOx7SEq4z5XJADlMgMn1XcOv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