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初入凤翔:任职与环境

公元 1061 年,年仅 26 岁的苏轼,带着满腔的抱负与才华,踏上了前往凤翔的征程。对于这位热衷于功名的少年天才而言,此时的他虽已崭露头角,却仅谋得一个不算显赫的官职。他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签署凤翔府判官,凤翔府即如今陕西凤翔一带,在宋朝时,这里并非偏远之地,而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方沃土。

大理评事在当时只是一个名誉头衔,而签书凤翔府判官才是他的实职。苏轼是以京官的身份担任地方长官的秘书,这一职位类似于现代公务员以市长秘书的身份到基层挂职锻炼。尽管未能进入韩琦和富弼等高官的幕僚团队,但相较于制科考试前担任的福昌县主簿,他从县级首长秘书晋升为厅级首长秘书,级别有了显著提升,更何况还挂着京官的名头。

上任途中,苏轼并不急于赶路。弟弟苏辙将他送到郑州后,他途经西安,与在西安为官的刘敞相聚。两人把酒言欢,一连数日沉浸在美酒与畅谈之中。他们一同观赏了许多珍贵的古物,从历史典故到人生理想,话题海阔天空,言辞间满是豪情壮志。苏轼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与激情,嘴巴似乎永远说不够。在充分享受了这段惬意的时光后,他才一路诗酒相伴,悠然自得地朝着凤翔府进发。

当苏轼终于抵达凤翔府时,他被这里独特的环境所吸引。凤翔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平坦开阔,四周群山环绕,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金黄遍野,冬天银装素裹。

凤翔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古老的城墙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城中的庙宇、楼阁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地的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凤翔的自然风光也别具一格。东湖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湖中小船摇曳,宛如仙境一般。南山高耸入云,山上树木葱茏,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守护神。

苏轼置身于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心中充满了期待。 J2CFrEcsg/TM+feFMregm4/r9HJOK0OlbFQqZ+ddSJdzYQzEMzIkyhPhQBsAad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