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少年风云起

濠州农家子

1332 年,徐达出生在濠州钟离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家境贫寒,几间破旧的茅草房便是一家人遮风挡雨的居所。房屋虽简陋,却被母亲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仅有几件简单的农具和破旧的桌椅,土炕上的棉被也是补丁摞补丁。

徐达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每日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去田里劳作。母亲则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洗衣做饭、喂养家禽,一刻也不得闲。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姐妹,大家挤在狭小的屋子里,日子虽然艰苦,但一家人相互扶持,倒也有几分温馨。

徐达从小就跟着父亲下田干活,除草、施肥、收割庄稼,这些农活他样样在行。农忙时节,天刚蒙蒙亮,他就跟着父亲来到田间,一直劳作到日落西山。炎炎烈日下,他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从不喊累。年幼的他深知,只有辛勤劳作,一家人才能有饭吃。

除了田间劳作,徐达还要帮着母亲做一些家务。他会去河边打水,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也会去山上砍柴,为家里储备过冬的柴火。闲暇时,他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但玩耍的内容也大多与劳动有关,比如比赛割草、放牛等。

当时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元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压迫,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们辛苦一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被官府搜刮而去。再加上连年的灾荒,粮食歉收,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甚至饿死街头。

濠州地区也未能幸免,战乱频繁,盗匪横行。百姓们不仅要忍受官府的剥削,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徐达一家虽然努力劳作,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在这样的环境下,徐达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渴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也期待着有一天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濠州钟离县的乡间,徐达结识了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朱元璋。两人年纪相仿,又都出身贫寒农家,很快便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

那时,放牛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每天清晨,徐达和朱元璋就会把牛群赶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然后找个阴凉处坐下,一边看着牛儿吃草,一边谈天说地。他们会分享彼此的梦想,徐达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而朱元璋则憧憬着能走出这片小天地,干出一番大事业。

放牛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充满了乐趣。他们会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用树枝制作简易的武器,玩着打仗的游戏。朱元璋总是扮演将军的角色,指挥着“士兵”们冲锋陷阵,徐达则是他最得力的“将领”,听从他的指挥,奋勇杀敌。在这些游戏中,徐达逐渐见识到了朱元璋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有一次,他们放牛时不小心让一头小牛跑丢了。两人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毫无结果。天色渐晚,他们害怕回去会受到主人的责骂和惩罚。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朱元璋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把小牛杀了烤着吃。徐达起初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的勇气和果断所感染,一起动手宰杀了小牛。他们在野外生起篝火,烤着牛肉,吃得津津有味。虽然事后他们受到了主人的严厉惩罚,但这次经历却让他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随着年龄的增长,徐达和朱元璋各自为生活奔波。后来,元朝的腐败统治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朱元璋在乱世中投身于郭子兴领导的义军,并逐渐崭露头角。

几年后,朱元璋回乡招募士兵,扩充自己的队伍。当他再次回到濠州钟离县时,徐达听闻了这个消息,心中涌起一股激动之情。他深知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也相信跟着朱元璋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徐达毫不犹豫地来到朱元璋面前,表明了自己想要加入义军的决心。

初入义军路

徐达加入郭子兴的义军后,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当时,义军内部情况复杂,郭子兴虽是首领,但内部各派系之间矛盾重重,争权夺利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将领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义军的长远发展。

徐达初来乍到,并没有被这些复杂的情况所影响,他一心只想为义军出力,为百姓谋福祉。在一次与元军的小规模冲突中,徐达表现得极为英勇。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如猛虎下山般勇猛。他的这种无畏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士兵,大家纷纷跟随他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由于徐达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郭子兴对他十分赏识,不久便任命他为镇抚。这一任命在义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些资历较老的将领对此心怀不满,认为徐达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凭什么能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但徐达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初授镇抚后,徐达面临着诸多挑战。他负责训练一支新招募的士兵队伍,这些士兵大多是农民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纪律性也很差。徐达深知,要想让这支队伍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须从基础抓起。

他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从队列训练到武器使用,从战术配合到实战演练,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亲自示范,耐心地教导士兵们每一个动作要领。在训练过程中,他对士兵们要求严格,但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需求。他会在士兵们受伤时亲自为他们包扎伤口,会在士兵们想家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在徐达的悉心训练下,这支新队伍的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士兵们的纪律性明显增强,战斗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后,义军接到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攻打一座被元军占领的城池。

徐达带领着他训练的队伍参加了这次战斗。在战斗中,他冷静指挥,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他先派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摸清了元军的防御部署后,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突破。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在徐达的带领下,义军士气大振,很快就突破了元军的防线,攻入了城内。元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为义军夺取了重要的战略据点,也让徐达在义军中的威望大大提高。那些曾经对他心怀不满的将领,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d7mrVdNeleEf0P/QOT4XLzshlBbOwYbKH/T/uCVmjfr0XmukB1e9rmOuxtWdxr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