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齐国,田、鲍、高、栾等四大家族为了争夺权势和利益,明争暗斗不断。他们各怀心思,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互相倾轧,使得齐国的政治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危机四伏。
田氏家族作为齐国的新兴势力,势力逐渐壮大,引起了其他家族的忌惮。高氏和栾氏联合起来,企图打压田氏和鲍氏。他们在齐王面前进谗言,诬陷田、鲍二氏有谋反之心。齐王听信了他们的话,下令对田、鲍二氏进行调查。田氏和鲍氏得知消息后,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迅速联合起来,准备反击。一场家族之间的争斗就此爆发,齐国的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这场内乱中,各方势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们互相攻击、陷害,甚至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朝堂之上,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尔虞我诈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孙武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厌恶和失望。于是,他毅然决定离开齐国,前往其他地方寻找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当时,长江流域的吴国正逐渐走向富强。吴王阖闾胸怀大志,广纳贤才,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孙武听说后,认为吴国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便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一天,孙武来到了韶关附近。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神情疲惫但目光坚定的人,这个人就是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其父伍奢是楚国太傅。楚国发生内乱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处死了太子,并杀死了伍奢。伍子胥为了报仇雪恨,忍辱负重,逃出了韶关,准备前往吴国寻求帮助。
孙武和伍子胥相遇后,两人都被对方的气质和才华所吸引。他们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交谈。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抱负。伍子胥向孙武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复仇的决心,孙武则向伍子胥表达了自己对军事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越谈越投机,从军事战略到国家治理,从人生理想谈到社会现实,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伍子胥对孙武的才华十分钦佩,他认为孙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孙武也对伍子胥的勇气和毅力深感敬佩,他觉得伍子胥是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结为了知己。
不久之后,两人作别。伍子胥继续赶往吴国,准备辅佐公子光。而孙武则想先观察一下当前的局势,再做进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