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庄襄王理政

在一片混乱与哀伤之中,异人登基为帝,是为大秦庄襄王。庄襄王知道自己能登上王位,吕不韦功不可没,于是宣布拜吕不韦为相,并嘱他教导自己的几个儿子。

庄襄王接手的秦国,局势并不乐观。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秦国连丧两位国君,国内人心惶惶,四方盗贼祸乱纷起。朝廷之内,公卿大臣们互相猜忌打击,一片混乱。

庄襄王坐在王位上,看着下面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急如焚。退朝后,他急忙召来吕不韦,忧心忡忡地说:“丞相,如今内忧外患,朕该如何是好?”

吕不韦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大王,当务之急是确立您的威信和地位。老臣认为,可出兵攻打韩国。韩国离秦国近且弱小,对秦国来说,它时而依附六国合纵抗秦,时而臣服秦国,实乃不安定因素。若取其地为郡县,既能开疆辟地,又能使其成为对抗六国的前沿阵地。”

庄襄王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但又担心地问:“那派谁为将合适呢?”

吕不韦胸有成竹地说:“大将蒙骜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可担此重任。”

蒙骜虽为秦国名将,但因吕不韦靠扶持庄襄王登基才得相位,对吕不韦并不心悦诚服。吕不韦点他为帅,也是想借机拉拢他。

蒙骜领五万人马攻打韩国,韩桓惠王因惧怕秦国,未做太多抵抗。蒙骜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占领韩国的成皋、荥阳,置为秦国三川郡。

正当蒙骜准备乘胜东进时,边境传来告急消息:东周君见秦国连丧二君,国内不稳,以为有机可乘,便兴兵讨伐秦国,企图恢复周王朝昔日荣光。其余六国也想趁火打劫,纷纷派兵驰援。

庄襄王得知后,惊慌失措,与赵姬商议对策。此时,吕不韦前来谒见。

庄襄王焦急地说:“丞相,东周君率六国兵马犯我边境,朕正愁该派哪位将军出战,你可有合适人选?”

吕不韦自信地说:“大王不必着急,区区东周君不足为惧。微臣保举一人,定可平定边境之乱。”

庄襄王疑惑地问:“何人?朕怎么想不到?”

吕不韦微笑着说:“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微臣。”

庄襄王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丞相,战场非商场,你一身儒雅,怎能领兵杀敌?还是协助朕打理内政,朕另派将军出战。”

吕不韦心中恼火,但仍耐心解释:“大王,武略者也需兼具文韬。昔日姜子牙以文士助文、武二王成就周业,孙膑以残疾之身助齐国中兴。微臣既能经商致富,也能审时度势,领兵御敌。”

庄襄王不以为然:“兵贵在实战,赵括纸上谈兵,终致兵败身死。丞相从未经历战事,怎能领兵?”

吕不韦知道自己需用政绩证明能力,巩固地位,于是一咬牙说:“大王,微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打败东周君并尽取其地,臣愿自刎于满朝文武面前!”

庄襄王见吕不韦如此决绝,一时不知所措。这时,赵姬劝道:“大王,丞相既然愿意出战,您就答应他吧。丞相也不必立此毒誓,即便一战不胜,我们再另想办法。”

庄襄王向来听赵姬的话,便答应下来,叮嘱吕不韦:“丞相,此次出战,虽面对东周君,但背后有六国之师,你务必小心。可会合蒙骜将军,共同御敌。”

吕不韦领命而去。庄襄王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仍有些担忧。赵姬安慰道:“大王,吕丞相足智多谋,定能凯旋。”庄襄王点点头,将赵姬揽入怀中,感慨地说:“赵姬,朕能有今日,多亏你和吕爱卿。朕无治国之才,日后还需你们多多辅佐。”

赵姬温柔地说:“大王放心,臣妾与吕丞相定会全力辅佐您。”

吕不韦会合蒙骜后,两人商议作战计划。蒙骜对吕不韦的军事才能起初并不看好,但在商议过程中,逐渐被吕不韦的谋略所折服。

吕不韦分析道:“东周君虽有六国支持,但六国各怀鬼胎,并非一心。我们可先集中兵力,击败东周君,再各个击破六国援军。”

蒙骜点头称是。于是,他们率领秦军,与东周君的联军展开激战。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秦军士气高昂,在吕不韦和蒙骜的指挥下,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苦战,秦军大破东周君的联军,东周君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吕不韦乘胜追击,尽取东周之地。六国援军见状,纷纷撤退。

消息传来,庄襄王大喜,对吕不韦更加信任。秦国的威望也因此大振,国内的混乱局面逐渐得到控制。庄襄王在吕不韦的辅佐下,开始大力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为秦国的进一步强大奠定基础。而庄襄王与赵姬之间的感情,也在共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愈发深厚。 YX1eOeDEBrFHHSlCFRnaDEXWJbuKvpWKQVHxr2Hpd0h7MTqbIV9lsDk/hFoTq41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