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画微自序

自来文艺之升降,足觇 世运之盛衰。萧何收秦图籍 而汉以兴,阎立本 为右相 而唐以治。天宝之乱 ,明皇幸蜀,图嘉陵江者,李思训 三月而成,吴道子 一日之迹。王维学吴道子,开士夫画。五季之衰,至于北宋,文治转隆,艺事甚盛;及其南渡,残山賸 水,马远 夏圭 ,稍稍替 矣!惟赵鸥波 [1] 、高房山 及元季四家 ,黄吴倪王集唐宋之大成,追董巨之遗矱 ,画学昌明,进于高逸。有明枯硬,而启祯特超;前清 [2] ,而道咸复起;盖由金石学 盛,究极根柢,书法词章,闻见博洽,有以致之,非偶然也。

世代迁移,物质改易,丹青水墨,用各不同,优绌低昂,论或偏毗。唐画刻划,董玄宰 谓不足学,宋人犷悍,米元章 云俗未除。要之,山林廊庙 ,往古来今,屡变者面貌,不变者精神,研几入微,发挥尽致,气原骨力,韵在涵蓄,气韵生动,全关笔墨。六法 精进,必多读书行路,远师古人,近参造化,精神贯注,浑厚华滋;一落时趋,工巧轻秀,浮薄促弱,便无足取!爰本斯旨,著为浅说。昔刘彦和 有言,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评文如此,画亦宜之。

道法自然,人与天近,物质有穷,精神无穷。《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儒 言天不变,道亦不变,变者人事。士先志道,据德依仁,归纳游艺 ,以底 于成。时当危乱,抑塞磊落,才智技能,日益发舒,感事兴怀,形诸缣楮 ,守先待后,寿之梨枣 ;中经禁毁,加以兵燹 ,既罕储藏,复多散佚;欲增学识,务尚观摩,非事蒐罗 ,无由徵集。况若声华标榜,门户挤排,闻见混淆,是非颠倒,各狃 一偏,难祛众惑。此则审时度势,略迹原心,前所未言,固嫌触忌,后之立说,致免滋疑。传远垂久,援引论古,阐幽发覆,创获知新;比之稗野 遗闻,为考史者不弃,苔岑 契合,尤通人所乐称!敢云文以致治,感于无形。聊因书此备忘,言之有物云耳。

【译】

从历代文艺的繁荣与凋敝,足以看出时代气运的盛衰。萧何收集秦代的图书、地图和户册,大汉得以兴盛;阎立本官拜右相,唐代得以社会安定。唐代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到四川避乱,后来令人图画嘉陵江,李思训主持绘制,历时三个月,吴道子仅用一日便已完成。王维向画圣吴道子学画,开士大夫绘画的先河。五代时期,文艺衰落,到了北宋,文治隆盛,艺术转而兴盛起来,等到宋室南渡,只余残山剩水,虽有马远、夏圭这样的画家,但艺术上已稍有衰落。到元代,只有赵孟 、高克恭以及元末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集唐宋画艺之大成,直追董源、巨然留下的法度,画学兴旺发达,臻于高雅脱俗的境界。有明一代,画艺枯硬板滞,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则远胜于前期。清代画艺萎靡不振,到了道光、咸丰时期才复兴。这是由于金石文字之学兴起,考据文字之根源,书法诗文方面也见识广博。画艺的兴盛是有原因的,并非偶然。

时代变迁,绘画所用的物质用度也随之而变,无论青绿还是水墨,所用材料各不相同,关于其优劣高低,论者各有喜好。唐代绘画刻意描摹,董其昌认为不值得学习;宋人绘画粗犷强悍,米芾认为它们俗气未除。总之,古往今来,无论是隐居还是在朝的画家,变化的只是各自的绘画面貌,始终不变的则是绘画的内在精神,穷究其理,发挥到极致,则其精神风骨强健,韵致含蓄温婉;要做到气韵生动,全在于笔墨。绘画上要有所精进,必然要多读书,多行路,以古人为师,参照天地万物,将精神贯注其中,方能做到朴实雄厚、苍古润泽。一旦落入时俗,追求细致工巧,形成轻秀浮薄、局促纤弱的风格,就不足为取了。于是本着这个目的,写成这些粗浅的解说。过去刘勰曾说,品评意见写成文章,有些和前人的说法相同,并不是刻意要与之雷同,而是因为事理本身不会有别的情况;有些和前人的说法不同,也不是随便地提出异说,而是因为按照道理本就与旧说不同。评价文章如此,讨论绘画也适用。

大道法于自然,人亲近自然,物质可以穷尽,而精神是无穷的。《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大道源于天,天不变,大道也不会变,变的只是世间的人和事。士大夫先要志存高远,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仁爱之心,熟练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这些作为人格完备的基础。时局危乱之际,士人虽心中抑郁但胸怀坦荡,其才能、智慧和技能,日益得以施展,有感于世事,心中有所触动,表现在书画上,能够承前启后,或因付梓印刷而得以流传久远。有的作品被禁止刊行并予销毁,加之战乱,既罕有收藏,又经历大量散佚,因此想要增长学识,一定要互相观摩学习,不是刻意搜罗作品的人,没有办法寻求搜集到。何况,有人借用美好的名声夸耀标榜,有的画派之间互相排挤,所闻所见混杂不堪,是非颠倒,各自拘泥于偏见,难以除去人们的困惑。这就需要仔细研究时事和现状,正确估计形势变化,撇开表面的现象,溯源本心。发前人所未发之言说,可能会触及他人的禁忌,但会让后人在提出主张时,免于滋生疑窦。作品长久广泛地传播,援引评论古人的观点,将被遮盖在深处的事实说明白,获得新的认识。这就好比前人遗留的传闻野史,不被考史者所舍弃;交好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所乐于称道。恐怕文艺使得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是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的。暂且写这些以备遗忘时查阅,算是言之有物吧。

[1] 赵鸥波:赵孟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晶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朝宗室,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 标举“古意”,强调“书画同源”,传世画作有《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等。

[2] 靡:疲惫萎靡,“ ”或即“苶”,精神不振。 vSbbgc07iC6oQziOC5pSdfJgeqgdJ00N2ghumuVkvFirGO/mR5GzvTh4GIeOOb4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