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区分价值和价格,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学术界作出了许多研究。
朱妙宽提出了新的价值决定公式、价格决定公式、利息率公式、劳动力价值公式、成本公式、剩余价值公式、价值构成公式,并认为价值论与价格论不可以混淆,价值是客观的、必然的、内在的、具体的,价格则是主观的、偶然的、外在的、具体的,价格除了包含价值这个基础性决定性因素外,还包含着市场竞争、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暂时的和偶然的因素;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有些东西并不是商品,如良心、名誉等,但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不进入市场交换,并没有自己的价格形式,如某些科学发现、理论创新、某些社会公共产品有很高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并不进入市场交换,并没有自己的价格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后但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价值仍然会发挥调节劳动时间和分配社会劳动的作用。
也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只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下完全适用。超出这个范围,例如引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劳动价值论就需要修改成生产价格论。劳动价值论的经典命题是:在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下,在调节中心处,即所有商品供需均衡时,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由两种商品蕴含的抽象社会必要劳动量之比决定。供、需作为两种力量,在均衡处的力量是相等因此相互抵消的。如果供给的力量大于需求的力量,那么必然会导致价格下降;反过来,如果供给力小于需求力,价格会升高。因此,只有在供需力量相等而抵消处,价格才是稳定的。当我们研究作为调节中心的均衡时,其本身的决定也不是由交换领域的种种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其“内在”的因素,即生产领域内的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价值论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是可靠的,在一系列经验检验中也被证明是对现实市场价格的良好近似。一般认为,市场价格对价值(直接价格)的偏离不会超过20%,价值对市场价格的近似度大概在85%到90%左右。
还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在现代古典经济学里,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剩余价值论、生产价格论和真实竞争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劳动价值论。但劳动价值论本身也具有局限性。首先,劳动价值论无法或不能完全解释所有商品的价格决定机制。例如,无法再生产的珍贵艺术品,在沙漠中用来让奸商趁火打劫的矿泉水,都不是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的。其次,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解释在调节中心处商品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的理论,无法解释在实际价格偏离调节中心时价格的大小是如何决定的。为了解释市场价格的大小决定因素,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相对价格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再研究。现代古典经济学应当考虑行为主体的主观因素(例如主观评价)在实际价格偏离调节中心的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再比如,现实世界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涉及利润分配,而在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框架中,由于我们没有引入雇佣关系,我们还不能完全解释利润的来源和利润的分配,要研究“偏离理论”和“主观侧理论”。劳动价值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关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命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对商品价值的一种本质分析,而均衡价格论中的价格则是对商品价值的一种现象分析。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对市场价格的抽象论述,而均衡价格论中的均衡价格则是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描述。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成为生产价格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而均衡价格论中,商品的价值即价格由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共同决定。需求源于消费者的效用,即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消费者从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即边际效用递减。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消费者购买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将会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即需求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全部价值都是由人类的活劳动创造的,由抽象劳动凝结形成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另有人认为,当前世界对价值论的理解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方向。一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二是马歇尔等人提出的均衡价值论,三是斯拉法价格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很简单,即“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所能交换的有效劳动而非所有劳动。均衡价值论其实混淆了价值和价格。斯拉法价格价值论也是将价值和价格混淆起来,不过就传统而言,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它视为价格理论,只是近来被部分主流经济学派视为价值论。有效的劳动(包括在没有思想的物质上的所有运动)都能产生价值。牛拉犁,实际上它也产生了价值。太阳不断地在燃烧,太阳上的物质进行了运动,实际它也产生了价值。老鼠在偷吃粮食、戈壁岩石风化等等,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进行了无效劳动,所有的无效劳动对于人类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不信奉劳动价值论,那么工厂中的加班以及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这一现象就无法得到解释。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虽然整体上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不排除出现幅度巨大的波动,价格的波动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由边际效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