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不生气,不压抑,永远保持平和

不要给身体加“紧箍咒”

曾经有过一篇报道,一个年轻女孩子得了肺癌,经过治疗控制之后她出院了。因为觉得自己来日无多,她有了豁出去的念头,想让自己在最后的时日过得痛快、尽兴,于是她开始抽烟喝酒。

谁都知道抽烟喝酒是个伤身的恶习,更何况她还有癌症在身。但是半年之后她去医院复查,居然发现癌症并没有因为烟酒而加剧、恶化。人们开始议论:也许抽烟喝酒并不像宣传中说的那样会置人于死地。事实上,并不是烟酒无过,这个女孩子在烟酒中仍旧能侥幸平安的原因不在身体上,而在心理上。她的自暴自弃在某种意义上解开了生与死这个死死纠缠癌症病人的心结, 解开了这个精神的“紧箍咒”,看透了生死,心结也就不在了,身体就得到了救赎。具体说就是身体的潜能发挥了出来,自然有了自我复原的能力。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最好的医生就是身体的潜能。”这位西医学的开创者将生命的最大希望寄托在生命本身,而不是后来层出不穷的医学技术,不是因为他低估了后世医学技术的力量,而是因为身体具有巨大的潜能。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某某人非常注意养生,为了保证每天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精确性,厨房里都放着天平,或者为了卫生,家里早就开始“分餐制”了。但是,往往这些人早早就被癌症或者其他疾病夺去了生命,这种结果似乎让人质疑我们一直在宣传的健康保健知识了。

事实上,不是健康保健知识的问题,而是这些人在遵循这些知识的同时,也在给自己的身体加上“紧箍咒”。我相信,她们每天用天平称量食盐、味精的时候,她们将自己的碗筷严格消毒时,“我绝对不能生病”“我要长寿”“我要年轻美貌”等美好的理想,正在拧成制约他们心情的一个结,而实现这些理想的过程也变成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无法举重若轻,即便这个理想是合乎健康规律的,但实施它时过分经意,就对身体潜能构成了束缚。

为什么民间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而且在很多边远地区的人身上应验了? 不仅是适度的外界异物可以激发人免疫系统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大咧咧的人,心思往往不会太细致,不会有更多的心结,这就使她们的身体有了发挥潜能、战胜疾病、躲过病害的机会。 B0kQEUvqOS3sz+vjMaT5vvFjv7Wbsly1Q+n3YDfr4HUM8eTrhcAIfszKzPjoK3+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