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仙炸了坑

却说公孙卿在朝上给武帝吹了一个很大的牛,顺带还将了倪宽一军,并从武帝那里得到了人生的又一桶金。不过,他也明白,自己已一脚踏入了朝门,但从刚才倪宽对他的态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搞不好最后会落个有命捞没命花的下场。虽说武帝被他的长生之道洗了大半个脑,但朝中诸如倪宽等一众老臣,若是真的闹起来,以他目前的实力,连和倪宽拍桌叫个板的实力都没有。要想在这皇城之巅下活得久一点,过得好一点,那就必须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找一个靠得住的后台。以目前的情况看,他最能搞定且必须搞定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武帝。想到这儿,公孙卿当即招来了一个叫壶遂的人,两人窃窃耳语一番之后,壶遂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一个真正的坏人,是永远都不会把自己摆在一个坏人的位置上的;相反,越是高级的坏人,我们越会觉得他是一个值得崇敬的好人。因为历史时常在以一种不合理的姿态前行,往往这一类人,会在某个时刻掌握历史前行的方向盘。

元鼎六年(前111),汉朝出了一件新奇甚至诡异的事件:九月三十子夜时分,长安西山坡,有仙人下凡降于此,红紫之光交替闪烁,耀眼异常。附近村民皆有目睹,众人顶礼膜拜,大约一刻钟后,红紫之光忽灭,村民聚众上山寻找,未果,只寻得一个三尺见方的圆坑,坑壁焦黑,有烈火灼烧之迹,此外别无他物。

消息传回未央宫,武帝立即命人上山搜寻仙人,差人保护仙人下凡现场,并亲自前去祭神祀,拜苍天,迎仙人。最后翻遍了山上的每个角落,就是不见仙人半点踪迹,气得武帝扼腕叹息,捶胸顿足,悔恨未能留住仙人。

要说也是,武帝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仙人下凡,好不容易盼来了,却又没能留住他,只留下这么一个四面焦黑的神坑,叫谁都郁闷。武帝始终不能明白的是,下凡的仙人哪去了?为何会砸出一个大坑?脸先着地了?

就在汉武帝日日思仙不得仙,郁闷至极的时候,还有个人比汉武帝更郁闷,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倪宽。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倪宽现在的处境,就是捉鸡不成蚀把米,还被倒打了一耙,别提那心里有多憋屈了。

自从方士进宫以来,武帝迷恋仙道,梦想长生不老,甚至都有些懒于朝政了。前段时间,倪宽编出午夜神仙降临的假故事,本想借机会一举拿下方士集团,哪想不但没能拿下,反倒使武帝愈加尊崇仙人了,直夸公孙卿神机妙算,识得天道。倪宽当然知道,那所谓的神坑,不过是公孙卿在他编出来的故事上,又做了些手脚而已。他才是神仙下凡的始作俑者。但是,倪宽即使知道内幕,也无法去向武帝揭穿。一来武帝寻仙正在兴头上,搞不好会迁怒到自身;二来这谎本来就是自己撒的,在揭穿公孙卿的同时,自己也脱不了干系。真是有苦无处诉,进退两难。

自从公孙卿在武帝面前得宠了后,还有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人,也开始对公孙卿仇视不已,这个人就是武帝身边的太监——淳于陵渠。

本来,淳于陵渠是武帝身边一个非常得宠的太监,可自从方士进宫之后,淳于陵渠渐渐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由此他心生嫉恨,开始恨起这公孙卿来了。谁也未曾料到,在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正是因为淳于陵渠的这份嫉妒,竟起到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中国历代的皇帝,无论政绩如何,总有一样功课不能扔下,那就是都期盼长生不老,无一不在这一课题上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而且,越是有建树的皇帝,越是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莫不如此。更有如秦始皇者,长生不得,那就长死,给自己连个重见天日的机会都不留,一狠心,建了个水银囹圄。

闲话打住,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故事中去。 WnIFYUB8rpJOUcG7PrCUd9zuqF3j2di1dseLsoAxvyU0GrOUkcEv2c+qFhOEM2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