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 [1] 恶 [2] 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 [3]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4] ,高下相倾,音声 [5] 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 [6] 处无为 [7] 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8] 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斯:表示转折,意为则、就、于是。
[2]恶:丑,与前言“美”相对而论。
[3]相:彼此,互相。
[4]形:现形,意为显现出来,这里指通过比较看出来。
[5]音声:古人把“音”与“声”分开解释,奏出的乐声称之为“音”,发出单一的音响称之为“声”。
[6]圣人:主张居静,不争,顺从自然,张扬人的内在生命的人被道家称为“圣人”。这里和儒家思想中的“圣人”不同。
[7]无为:什么都不去做,让一切顺其自然。
[8]作:兴起,这里意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