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AI辅助写作入门三步法
——零基础10分钟掌握DeepSeek基础操作

教室后排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我盯着作文本上的题目《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发愁。邻桌的小明已经把笔尖戳进橡皮擦里转了第三圈,前座的李雨桐咬着指甲在草稿纸上画迷宫——这是初三(2)班每周四下午的固定场景。直到那个改变我们写作命运的雨天,语文老师张老师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教室,屏幕上一只蓝色的卡通海豚正对着我们眨眼:“今天教你们一个秘密武器,三周后月考作文平均分能涨10分。”

那只海豚就是DeepSeek的智能助手。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有十二个班级的教师都收到了教育局配发的AI写作系统,但真正让我们班作文均分从68冲到82的,不是机器本身,而是张老师独创的“三步驯兽法”。现在,请允许我以见证者的身份,带你走进这场人与AI共舞的奇妙旅程。

第一步:喂对饲料——指令设计的黄金法则

小明第一次使用DeepSeek时,往对话框里输了七个字:“写科技改变生活”。结果AI生成了一篇两千字的科普论文,从蒸汽机讲到量子计算机,还附上了三篇参考文献。“我要的是初中作文,不是大学教授的报告啊!”他气得把自动生成的目录部分涂成了黑色墨团。

这正是多数人用不好AI的关键——把智能工具当算命先生。张老师拿走小明的鼠标,在输入框里重新键入:“生成一篇适合初中生的议论文框架,主题‘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要求包含三个具体生活场景,每个论点搭配一个2023年的新案例。”这一次,DeepSeek吐出的结构清晰得像乐高积木:移动支付让山区菜农增收、智能手环预警独居老人突发疾病、AI翻译软件促成跨国笔友——每个论点都带着新鲜的生活热气。

“和AI说话要像指挥交响乐团。”张老师敲着投影幕布上的指令模板,“明确体裁、读者对象、字数限制,就像告诉厨师‘少油少盐’‘不要香菜’。去年市作文竞赛特等奖的王茜同学,她给AI的指令里甚至写着‘请在第三段加入一个反问句’。”

第二步:修剪枝桠——筛选信息的火眼金睛

李雨桐曾经沉迷于AI生成的长篇大论,有次交上来八百字的作文,光5G技术原理就占了三百字。直到张老师用红笔圈出那段专业术语,在旁边批注:“你确定改卷老师看得懂毫米波频段?”现在她的笔记本扉页贴着自创的“三筛原则”:筛掉超纲词汇、筛掉复杂数据、筛掉无关案例。

这步操作的精髓在于建立“人机质检流水线”。上周五的随堂练习,DeepSeek给《家乡的味道》这个题目生成了“分子料理还原外婆红烧肉”的创意。陈浩同学敏锐地抓住这个灵感,但删掉了AI建议的米其林餐厅案例,换成自己帮食堂阿姨开发智能配菜系统的真实经历。最终这篇虚实结合的文章被校报全文刊登,结尾那句“机器算得出营养配比,算不出掌勺人眼角的笑纹”让阅卷老师画了三个波浪线。

“AI是开矿机,你们才是炼金师。”张老师总爱用这个比喻。她展示过自己修改的案例:把AI生成的“据统计”换成“我亲眼看见”,将“相关研究表明”改为“班主任的手机计步器显示”。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调整,让文章瞬间从资料汇编变成了活生生的故事。

第三步:打磨光泽——语言润色的点睛术

月考前的深夜,我蹲在书房反复调试一段开头。DeepSeek给我的初稿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张老师批注栏里躺着刺眼的评语:“罐头式开头,建议冷藏处理。”当我尝试输入“请把这句话改写成包含视觉、听觉描写的场景化开头”,AI给出了全新版本:“清晨七点的地铁站,此起彼伏的‘滴滴’刷卡声交织成数字交响乐,爷爷再也不用在售票窗口前摸老花镜了。”

这次蜕变让我悟到AI润色的正确打开方式。现在的学生文档里藏着各种神奇指令:“请把这段文字调成朱自清风格的比喻”“需要增加一个让读者鼻尖发酸的细节”“请用对仗句式总结前文”。上个月,张晓雅同学甚至让AI模仿《朝花夕拾》的笔触写现代科技,结果诞生的“二维码刻在青石板路上”的意象惊艳了整个语文组。

不过要警惕过于华丽的陷阱。上周林峰把作文改得辞藻堆砌,张老师当场念了一段:“‘在信息化洪流裹挟的当下’——停!你上周交的数学作业可写着‘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全班哄笑中,她正色道:“AI不知道你们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保持自己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

尾声:人与AI的共生之道

三周后的月考作文题是《我学会了____》。考场里响起的不是往日的叹气声,而是此起彼伏的点击声——大家都在心里默默调取训练过的AI协作技巧。我填上“与智能伙伴共舞”这个题目时,眼前浮现出那个雨天张老师说的话:“真正的好文章,既不是人写的,也不是AI写的,而是人带着AI一起写的。”

放榜那天,作文均分82.3的数字让隔壁班老师差点捏碎老花镜。但更让我们骄傲的是,年级前十的作文里,有七篇都带着独特的“人机共创”印记:王小宇在议论文里嵌入了AI生成的思维导图,李婷用对话体记录与智能助手的构思过程,我的作文结尾则是DeepSeek提供的十个版本中,被我改了三遍才定稿的那句——“当我们教会AI理解人类的悲欢,AI也教会我们重新发现文字的温度。”

现在的作文课上,蓝色海豚图标依然在屏幕上跳跃,但我们已经不再把它当作魔法按钮。就像张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支会说话的钢笔,真正的魔法,始终握在握笔人的掌心里。 qPKJVEc1B4ageYYgVNu2MsqegUB6YdufoRnrefaolYh387tgD4iWHjZLJsZ6w7y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