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与飞行环境有关的炸机

如果无人机的飞行环境不理想,信号干扰强烈的话,无人机很容易炸机。在飞行前,我们需要熟知与无人机飞行环境有关的炸机风险,提前规避,减少损失。

3.1.1 CBD高楼干扰信号

【经典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刚买无人机不久,想着在城里飞一下,练练技术。城里的高楼大厦很漂亮,玻璃幕墙特别显高档。我这个朋友,就把无人机飞到了这些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高楼之间穿梭,拍摄出来的视频很漂亮,可是突然之间无人机就撞玻璃了,直接炸机摔了下来。

【经验分享】:无人机在CBD高楼间飞行,玻璃幕墙很容易影响无人机接收信号。在室外飞行无人机的时候,是依靠GPS定位的,一旦信号不稳定,无人机在空中就会失控。特别是当无人机穿梭在楼宇间时,飞手有时候是看不到无人机的,只能通过图传屏幕看到无人机前方的情况,上、下、左、右都没法看到。这个时候如果无人机的左侧有玻璃幕墙,而飞手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将无人机向左横移,那么无人机就会直接撞上玻璃幕墙,导致炸机。

新手在飞行无人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无人机在可视范围内飞行。因为很多情况和环境因素都无法预测,再加上自己的经验不足,就很容易炸机。我们在DJI Fly App的“安全”设置界面中,选择“刹停”避障行为,并开启“显示雷达图”功能,如图3-1所示。这样当无人机在飞行中,如果检测到了障碍物,将会显示雷达图,并自动悬停。

图3-1 选择“刹停”避障行为,并开启“显示雷达图”功能

3.1.2 机场和军、警、党、政等禁飞区

【经典案例】: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无人机“黑飞”事件,特别是机场,属于“重灾区”,无人机干扰航班正常起降的新闻屡见不鲜。2017年4月26日,成都双流机场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共造成22架航班备降;2017年5月1日,昆明市长水国际机场北端受到无人机扰航影响,导致至少8个航班备降。

军、警、党、政机关等上空周围也是属于禁飞区。2020年4月9日,有3人在长沙的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黑飞”拍宣传片,各被罚了200元。

【经验分享】:无人机的“黑飞”事件对公共安全产生了直接威胁,随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的专项整治措施,对于违法飞行无人机的人进行严抓严打,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构成犯罪,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机场和军、警、党、政等禁飞区的上空,是无人机的“天敌”,千万不能飞。

在DJI Fly App的主页中点击“飞行区|附近航拍点”按钮,并进入“地图”界面,可以查看禁飞区,如图3-2所示,机场禁飞区呈红色糖果的形状展示,军、警、党、政等禁飞区呈红色圆形的形状展示。

图3-2 查看禁飞区

不过有些禁飞区不一定会在地图上展示,比如机密的军事基地,就不会详细地在地图上标注。如果你在这些区域上方飞行,不仅信号会受到雷达的干扰,导致炸机,还有可能会被“打”下来,并被没收飞行器或者存储卡。

如果要在禁飞区飞行,最好提前进行报备,通过报备之后才不会是“黑飞”。

3.1.3 贴水面、地面飞行

【经典案例】:有一个飞手在水面上飞行无人机的时候,无人机忽然飞到水里面去了,无人机的“尸体”都捞不上来,直接损失了一架大疆Maivc 3。

还有一个飞手看到短视频博主用无人机进行贴地飞行,他觉得很酷,于是自己也让无人机贴地飞行,可是无人机飞行的速度太快了,也来不及刹车,一个高度差就导致无人机撞在阶梯上炸机了。

【经验分享】:当我们使用无人机贴着水面飞行的时候,无人机的气压计会受到干扰,无法精确定位无人机的高度,并且水面也会反射无人机的信号,干扰飞行。当无人机在水面飞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掉高现象——无人机越飞越低,如果不控制无人机飞到足够的高度,一不小心无人机就会飞到水里去了。所以,一定要让无人机在你的可视范围内飞行,这样才好规避飞行风险。

非常不建议用户让无人机贴近水面或者地面进行拍摄,这样会给无人机的飞行带来安全隐患。无人机贴着地面飞行,还可能撞到行人。如果无人机一定要在水面上飞行,建议飞得高一点;如果无人机要贴地飞行,建议在平坦、开阔、人少的地方飞行,速度也不要太快,方便及时刹车。

3.1.4 夜间飞行有风险

【经典案例】:有一个朋友去爬武功山,想拍摄第二天的日出,夜间爬到山顶之后,就拿起了无人机起飞。飞了一会儿之后,发现无人机飞不回来了,也不知道去哪了。最后导致无人机电池用完,被迫下降,第二天找了很久才找到丢失的无人机。

【经验分享】:夜间飞行无人机,由于视线受阻,会导致无人机的避障功能失效,我们只能通过图传屏幕来判断四周的环境,这个时候用户可以打开“前机臂灯”功能,如图3-3所示,使无人机的前臂灯能在黑暗的天空中闪烁,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在夜间找到无人机,并远距离知道无人机是否朝向用户。

图3-3 打开“前机臂灯”功能

3.1.5 室内飞行有风险

【经典案例】:有个飞手在室内飞行无人机,无人机突然就失控了,上下飘浮不稳定,很快就直接撞墙炸机了,不过还好没有撞到人。

【经验分享】:在室内飞行无人机,需要一定的水平,因为室内基本没有GPS信号,无人机是依靠光线进行定位的,处于“视觉定位”飞行模式,在飞行中会有不稳定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无人机飘浮而撞到家具或者墙壁的情况。在降落的时候,无人机也会认为电器、家具等物件是障碍物,在开启避障模式的情况下,是很难使其正常降落的。所以,不建议用户在室内飞行。

3.1.6 人群密集的地方

【经典案例】: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段某个旅游景点的视频,视频里有个飞手在景点起飞无人机。当时四周游客较多,飞手没有很好地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导致无人机失控,撞到了游客,伤导了游客的腿、最后赶紧把游客送医院治疗了。

【经验分享】:如果你是航拍新手,尽量不要在有人的地方飞行,以免造成第三者损伤。当飞手过于紧张的时候,双手控制摇杆方向的时候就容易出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司机上路会把刹车当油门了。如果你是新手,在练习飞行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找一大片空旷的地方练习,等自己的飞行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了,再挑战复杂一点的航拍环境。

现在大疆Mavic 3 Pro无人机有了变焦功能,用户可以用7倍焦段远距离航拍人群,如图3-4所示,这样就能避免无人机飞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图3-4 用7倍焦段远距离航拍人群

3.1.7 山区和海拔超6000米的环境

【经典案例】:有个飞手在高山上飞行,想航拍清晨山区中云雾缭绕的画面,也想围着某座单独的山峰飞拍一圈,结果无人机飞到山峰背面的时候,GPS突然没有信号了,图传画面也没有显示,最后由于无人机失控导致炸机。

【经验分享】:我们在山区飞行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GPS信号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贴着陡崖或者峡谷飞行,那么就会影响GPS信号的稳定性;在起飞的时候,如果上方有很多树木等遮挡物,也会遮挡GNSS信号。所以,我们在山区飞行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观察周围的环境,不要因为遮挡物过多而影响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山区的天气也不太稳定,在海拔比较高的山区中还经常下雨、下冰雹,而且气流也比较大,上升下降时都会使无人机摇摇晃晃的。遇到这种恶劣的环境和天气,一定要提前收起无人机。注意,不能在海拔在6000米以上地区起飞,因为在高海拔地区飞行,多种环境因素会导致飞行器电池及动力系统性能下降,飞行性能会受到影响。

3.1.8 大风、雨雪、雷电天气谨慎飞行

【经典案例】:和同事约了一起去海边拍风光片,当天的天气不太好,风比较大,无人机在空中没飞多久,就开始有大风了。眼看着风力越来越大,还有雷声,我就赶紧将无人机下降收起来了。我让同事也一起收了,可是他还要飞,说海边的云彩好看。后来风力越来越大,无人机被风越吹越远,怎么操作也飞不回来了,双桨也失去了平衡,摇晃得厉害,最终炸机。

【经验分享】:如果室外的风速达5级以上,那就是大风,陆地上的小草和树木会摇摆。这个时候如果飞行无人机,无人机就很容易被风吹走,且在大风中飞行也十分困难。这样的恶劣天气,是不适合无人机飞行的。

当无人机不受遥控器的控制时,就会乱飞,极容易炸机。还有大雨、大雪、雷电、有雾的天气,也不能飞。大雨、大雪容易把无人机淋湿;雷电天气容易炸机;有雾的天气会阻碍视线,而且拍摄出来的片子也没那么清晰、好看。

在大风中飞行,如果风速过大,屏幕中会有强风警告信息,提示用户需要安全飞行。如果大家一定要在大风中飞行,拍摄一些特殊的画面,那么建议在DJI Fly App相机界面中点击左下角地图框右下角的 按钮,打开姿态球,如图3-5所示。大风的时候一定要密切监视无人机的姿态,姿态球倾斜达到极限时,一定要尽量返航或悬停,避免炸机。

图3-5 打开姿态球

3.1.9 铁栏杆、信号塔、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

【经典案例】:前几个月,为了能够就近飞行航拍跨江大桥,我把无人机放在大桥避雷针下方的平地上起飞,可是飞行状态栏一直提示指南针异常,按照提示校准指南针之后,图传画面还是不稳定,最后只能放弃飞行,寻找新的场地起飞无人机。

【经验分享】:无人机起飞的四周有铁栏杆、信号塔或者高大的建筑物,会对无人机的信号和指南针造成干扰。有高压线的地方,也不适合飞行,如图3-6所示。

图3-6 有高压线的环境

高压电线对无人机产生的电磁干扰非常严重,而且离电线的距离越近,信号干扰就越强,所以我们在进行航拍的时候,尽量不要到有高压线的地方。如果在异常的情况下起飞,对无人机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高压线非常密集,遥控器的图传屏幕有时会看不到这些细小的高压线,无人机就很容易撞上去。所以,这些地方都非常危险。

3.1.10 有易燃易爆物的环境

【经典案例】:在一次户外飞行中,当时有篝火,氛围非常好,一个朋友突发奇想,想用无人机拍摄穿越篝火的画面,可是无人机到达篝火上方的时候,电池突然爆炸了。

【经验分享】:无人机的电池是非常容易发热的,在春天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无人机飞久了机身都会发热,何况在温度非常高的火边。在易爆物周围,稍微有一点火花,或者高温物体,都可能会引起爆炸。这一点,也适用于很多易发热的物品。

在炎热的夏天,最好不要让无人机在大太阳下飞行,避免高温引起电池爆炸。充电的时候也一样,让电池在5℃以上和40℃以下的环境中工作。

3.1.11 有风筝的环境

【经典案例】:在公园草坪里,一个飞友为了拍他孩子游戏的画面,把无人机飞在有风筝的环境中,由于当时风筝比较多,无人机的桨叶被风筝的线缠住了,电机立马就不能工作了,不过还好掉下来的时候没有砸到人。

我们不能在放风筝的区域飞行无人机,如图3-7所示。风筝是无人机的“天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风筝都有一条长长的白线,而无人机在天上飞的时候,我们通过图传屏幕根本看不清这根线。如果无人机在飞行中碰到了这条线,那么电机和螺旋桨就会被这根线缠住,让无人机的双桨无法平衡,不能稳定飞行,严重一点的话,电机会被直接锁死,那么后果就是直接炸机。

图3-7 有风筝的区域

★专家提醒★

在南北极圈内,飞行器无法使用GNSS飞行,只能使用视觉定位模式飞行,飞行有一定的风险。最好不要在移动的物体表面上起飞无人机(如行进中的汽车和船只)。 4u9sGqOypL/chhQbkdlC6aWI3wn9xctKlLwY/tHtMD6ZeFk5yRQte4fcKi34uw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