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独家采访与解析“老板与志玲”
——从创号到爆款到成为抖音头部账号

为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短视频账号的创立过程,吸收学习各位达人的经验教训,笔者特别采访了几位短视频达人,请他们现身说法,针对账号创设、文案写作、创意策划、运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剖析讲解。本节我们采访到了抖音头部账号“老板与志玲”的创作者、九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浩茗。

孙浩茗是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的短视频达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目前拥有“老班上班了”“老板与志玲”“有个同事叫老张”等多个拥有百万粉丝的账号,电商领域月销售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是直播带货头部主播。

“老板与志玲”截至本书发稿在抖音的数据是460多万粉丝、8200多万获赞。这是一个剧情类的短视频账号,主要角色有两个:傲娇老板、秘书志玲。其中,秘书志玲一反常规,是一位五六十岁、说一口日照土话的本地大姨。二人的日常以两人斗嘴,且以大姨碾压老板为主。这个系列的短视频以其反套路、接地气、人设喜剧效果强烈等因素备受欢迎,曾在4个月内实现涨粉200多万。

(以下内容根据实际采访整理而成)

笔者:“老板与志玲”的短视频中,你的角色和秘书大姨经常互相“虐来虐去”,大家看了以后经常会提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作为老板,和志玲到底是什么关系?

孙浩茗:主要还是大姨对“我”进行单方面碾压(笑)。大姨是我在电视台工作期间认识的,当时我主持一档唱歌栏目,类似山东台的“我是大明星”,我们节目组走进社区乡村,为大家搭建舞台请他们上来唱歌。这个大姨上台后也不唱,就一直在那里笑,我就感觉这个大姨很有喜剧天分。后来我开始做短视频,就想着能不能和大姨合作一下。

笔者:这个搭档组合一开始就这样吗?

孙浩茗:并不是,是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在“老板与志玲”之前,我主打的一个账号是“老板上班了”,大姨出演保洁阿姨,我们也有很多有趣的互动。再后来,她和我妈也成了朋友,还经常在一起打麻将,我发现这个年纪的人一起打麻将也很有意思,就设计了一个桥段,然后给录了几段小视频,放到网上以后没想到挺火。

笔者:是什么样的小视频?

孙浩茗:就是她和我妈打麻将,大姨把麻将当扑克牌打。平时这个大姨的发散思维就很厉害,她脑子中没有条条框框,把生活过得很有意思。我再给她一设计,这个小事就有了戏剧性。小视频发出去以后转发点赞情况不错,我就看到人们很喜欢看这些生活里的小心机、小智慧,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透露着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态度。

笔者:就是不按套路来的活法,对吧?大姨没有表演经验是吗?

孙浩茗: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她的这个本色出演也是喜剧效果的一部分。

笔者:当时傲娇的老板、大龄秘书这个组合是如何想到的?这个点子很有创意。

孙浩茗:就像刚才讲的,刚开始是保洁阿姨,后来慢慢磨合,我就有了跟大姨重新做一个组合的想法。现在网上霸道总裁类的角色设计有很多,如果老板有秘书的话,也一般是漂亮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惯性套路。那么,如果我想做一个有特色的账号,人设就需要新,恰好大姨这个形象和性格给了我启发,我就想,如果是傲娇老板和大姨秘书搭档怎么样?

笔者:两个角色有一种碰撞效果。我们看到,这两个角色不仅人设反套路,平常的相处模式也是反套路的。

孙浩茗:对,一般老板是有决定权和指挥权的,霸道总裁嘛。但是我的短视频里,老板虽然有点傲娇,却一直被大姨秘书“碾压”,是一种生活智慧对白领思维的冲击,很多职场上司空见惯的内容经过大姨的“碾压”就变得无比接地气,也因此产生喜剧效果。

笔者:可以给我们读者举个例子,具体讲讲创意来源吗?

孙浩茗:比如这个账号的第一个爆款“咖啡机磨黄豆”,这一条视频就涨粉30多万。这个创意也是来源于生活。我喜欢喝咖啡,有一天我拿了一个咖啡机到公司,大姨见了说:“咦,这个可以磨黄豆吧?”这个给了我灵感,你看,现代的年轻人喜欢喝咖啡,还要用现磨的,多么小资对吧?那么大姨上来一顿输出,说反正都是豆子,磨黄豆不也一样?于是就有了这个“咖啡机磨黄豆”的短视频。从咖啡豆到黄豆,从咖啡到豆浆,实现了一种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从而着落到我们的一个底层逻辑上: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到大姨这里也变得接地气,这就是咱老一辈人的智慧。而且这个接地气又发生在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职场中,这就形成了双倍的喜剧效果。

笔者:你的账号中大部分创意都是这么来的吗?

孙浩茗:对,应该说大部分都来自生活,也有一部分来自热度话题的再创作。我们看抖音以前流行的短视频,先是跳舞类的、特效类的、玩梗的,后来是爽剧 类的,我们注意到,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偏向真实生活,或者创意来源于真实生活。

笔者:这么看来,闭门造车是不能够长久的,人们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对爽剧这类浅层次的心理需求总有一天会审美疲劳,而真实和生活永远不会过时,它们是素材和创意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

孙浩茗:是的。再比如现在有很多纪录类的账号也很火,比如带你去看房子、看景观,带你去看平时接触不到的地方,这些都在走进真实的空间里,人们对真实是不会厌倦的。

笔者:你最初的账号“老板上班了”也有这样类型的短视频,是吧?

孙浩茗:“老板上班了”与“老板与志玲”是两种不同的定位,虽然场景都在职场,但是“老板上班了”是一个以帮助职场员工为主的账号。发展到现在,我也带领大家转到生活日常,带领大家采茶、看海,宣传和推介我们本地的文化特色。

笔者:如果请你给刚刚踏入短视频行业的初学者几点忠告,你准备说什么?

孙浩茗:从账号的创立来说,首先要立人设,因为流量会变,而人设是相对固定的。打个比方说,你因为某些原因要进行账号迁移,如果只有流量没有人设,你的流量就可能没有了。而如果有人设,粉丝和流量就会跟着人设走。其次,在创意和策划时,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这就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敏锐,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有些小细节常常是不经意的,你要学会“捕风捉影”,学会另类思考,在真实细节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创作。

(采访完毕)

采访中提到的两个爆款短视频,我们将文案分享如下(注:因账号团队合作时间较长,模式比较成熟,表演者即是创作者本人,所以应用文案比较简略,以台词标识为主)。

《这是我最后一次打麻将!》文案

第一镜 四个人围在一起打麻将

老板:李志玲,你到底会不会啊,你在那弄了半个小时了。

志玲:谁不会啊?来,一万。

妈妈:两万。

老板:八条。

志玲:拿回去!耍赖皮啊。(大鹅:不是,大姨,这个哪耍赖了?)(注:大鹅为摄像)

志玲:他应该出三万啊。(静音结束)

老板:啊,他应该出四万!你五万!我妈六万,我没有七万(哈哈哈)

第二镜 与第一镜相连,但可以切镜。

老板:这三带一呗(出三个九筒,加一个四万)

志玲:啊!这我管不着,你出吧

第三镜

老板:你确定你会了?

志玲:哈哈哈哈,会了会了……开始吧。

老板:真的是够够的。六筒。(大鹅:白板)

志玲:哈哈哈……三月里的小雨,条条条……(音)。

老板:你唱歌啊还是打麻将啊?

妈妈:三条。

志玲:碰!

第四镜 与第三镜相连,但可以切镜。

志玲:我真的还想再活五万年……

老板:你怎么不活五百万年呢!

妈妈:五万。

志玲:碰!

老板恍然大悟。其他人大笑……

第五镜

老板:从现在开始,不许唱歌,听见没有!

妈妈:我没唱。

老板:你没唱,你是帮手你还好到哪里去了?!不许唱歌,听见没有!

志玲:好!(麻将掉在地板上的声音)

志玲:没夹住。

老板忽然发现,低头看,志玲光着脚,脚丫子装作没夹住麻将的样子。志玲尴尬地笑。

老板推倒牌走开……。

《关心老板的秘书》文案:

摄像:老板,咖啡……

老板:大姨呢?

摄像:没看着啊……

老板:我告诉你,离她远点。

摄像:哦!

志玲端着豆浆推开门……

志玲:老板。

老板:你又干什么啊?

志玲:哈哈哈哈,(放下豆浆)专家说了,早上喝豆浆好。咖啡不能喝,早上起来不能喝。(拿走咖啡)

老板:我那是现磨的!

志玲:我这也是现磨的。

老板:你现磨的?

志玲:嗯。

老板:在哪磨的?

志玲:在外边。

老板表情变化……

第二镜

咖啡机旁。老板的一系列操作。

打开磨豆区,全是黄豆;

拉开残渣区域,有白色的东西……

(以上操作,可近乎安静拍摄,可以小声笑)

老板:这是咖啡机!磨咖啡豆的!你放黄豆!

志玲:哈哈哈,不都是豆嘛!

老板:(按开关,机器没反应)这不是坏了吗?!

志玲:怎么质量这么差?

第三镜

志玲:(坐在沙发上,喝豆浆)真好喝。(看着摄像笑)

镜头摇回老板,老板自己坐在地上修咖啡机。音乐起。 YKaNWE0Zethr0f/armx7CP9wHvp/qJK0KZmrRLikDOq72Zv6HIkt0xzaFTayd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