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20日,是我开始写这篇前言的时间,计算机屏幕的右下方,清晰的数字赫然在瞳孔中放大,我的大脑一瞬间感到沉重。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吗?我想了想,不是。
我常常想把一个简单的日子赋予不简单的意义,这样很不好,总是让生活过得有些许牵强。
再仔细一想,这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至少对于我而言,2020年以来的每个日子都过得不平淡、不简单。
此时此刻,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在大洋彼岸的某个角落,捕捉异国他乡的瑰丽星空,而现在我竟然伏于案前,为自己的新书写一篇唠唠叨叨的前言。
如果有人问我,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许我还真说不出一二。这一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对于一个旅行家和摄影师来说,影响是很大的。迈不开步子,是最大的桎梏,所幸,我并不是一个只会怨天尤人、长吁短叹的人。
想来这一年,感慨万千,竟是半分颓丧也无。
写书,这两个字就像是一股子莫名的力量,让我的生活从单一的怪圈里慢慢充实起来。相比于过往奔波在国际航线之间,2020年这一年,我几乎都是在国内度过的。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头老牛,恨不得一寸寸地用自己的脚步把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一一丈量。
荒无人烟的旷野,黄沙漫天的戈壁,繁华喧嚣的都市,山清水秀的乡村……我似乎一直在路上。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划过天际,车轮碾过砂石的声音在野外被放大了数十倍,我始终执着地坚信自己选择这样一种人生的初衷。
2020年,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明白,去看清前路,通过不断的努力让自己更加精进。看清前路有许多方法,当宏观的视野被阻挡,就试着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我靠此得以豁然开朗。
现在,我在这里,用这本书,将这份豁然开朗传达给你们。
我始终认为,写书,不只是写有字之书,理论与方法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就可以让人理解。我最希望的是,通过我的书让你们知道生活远不止理论和方法,还有一些不可摒弃的信念。而这一次,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有你的夜路。
不必吃惊,我将前路看作夜路。在我看来,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黑暗里找光的。奔跑得快了,远了,便越发知道不懈地找光和在他人的疑目中前进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就像我此刻,在西藏的高原地区因为突如其来的肺水肿,不得不暂停所有计划,全身心地投入治疗当中。而写这篇前言,就是我在找光。所以你看,我的每句感言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过我会来西藏这么多次,世界浩大,人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的开拓当中去,这是我选择做旅行家和摄影师的初衷。我想,这也是很多旅行家和摄影师从业的初衷。
但多年过去,我不得不承认,对于“开拓”二字,我或许有些过分地执拗,或许一叶障目,哪怕是多年认知也只是浮光掠影。所以,我开始寻找机会放慢脚步,去细化自己的工作,去回想走过的路。而这本书,就是我思考细化后的产物。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自媒体人,要带给受众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媒体作品,也需要将自己的经验理论化、实用化,让更多渴望参与到自媒体的人有例可循,有经验可学。在这本书中,我将自己长期以来拍摄短视频的经验倾囊相授,从技巧、题材和后期3个方面分别细化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解。
如我一贯的作风,将经验理论化的同时,始终将生活化的语言和方法融汇其中。在我看来,一个优质的视频背后是诸多要素的组合,不论是拍摄技巧的提升,还是不同视频题材的选择,抑或是后期制作的水平,都是不可或缺的。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让一个短视频拍摄小白,成为熟手的转变并不是没有可能。
我无比庆幸,能将自己摄影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经常把一个生涯发生的事撰写成历史,再从那里看人生;其实,那不过是衣服,人生是内在的。”对我而言,摄影就像是我的衣服,从镜头里看人生百态,再将人生百态通过镜头折射出来,其实人生和摄影,从来都不是替代包含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我的摄影经历中,曾见过无数的人从拿起相机到相机被搁置角落,许多人只是试图通过镜头去寻找一个宣泄口,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我曾说,摄影是一门人人都能学的艺术,我们都是一抬脚就跨进了摄影的门槛。但本书前的你们也应该知道,许多选择并不是靠单腿独行。如我开篇所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因为每一条路,都是充满质疑的,迷茫与黑暗是常态,找光才是选择。
在短视频火爆的今天,我希望这本短视频教程能让你们的摄影生活多一些属于自己的光亮,更希望你们能够坚定自己的选择,知道人生的开拓不只是云游,也可以使走过的路更深刻。
颜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