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杆秤

探文化之源

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它可是我们老祖宗用来称物体质量的工具哦!它由秤杆、秤砣、秤盘(或秤钩)和提纽共同组成。在古代,秤砣又叫权,秤杆又叫衡,这两个称呼能否让你想起一个成语?

../Images/image01.jpg

重至上百斤、轻至十几分之一两的物体都可以用秤来称量。

../Images/image02.jpg

盘秤

../Images/image03.jpg

钩秤

../Images/image04.jpg

戥(děng)子
(用以称量微量物品的小型杆秤。最大单位是两,最小以厘计。)

这些秤可以分别用来称什么?

中国的杆秤到底是谁发明的已无从考证,有的说是鲁班,有的说是范蠡。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 700 年左右就有杆秤了。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战国楚墓出土的杆秤证明了这一点。

这套竹衡杆、铜环权保存很完整。竹杆长27 厘米,两个铜盘,大小铜环共9个,其中最大的重4两,其他依次递减,重量各相差一半,制作非常规范,是当时称量金币的衡器。

../Images/image50.jpg

使用杆秤时,一手拎着提纽,一手移动秤砣,直至秤杆平衡。吊秤砣的线绳停留在秤星上的位置显示出物体的质量。

../Images/image51.jpg

你知道秤杆上的点点为什么叫“星”吗?难道与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关联?没错,真的有关联!古时候我们的先民觉得天上的星星很神秘,它们主宰着人间的许多事情。北斗七星主宰人的亡,南斗六星主宰人的生,7星加6星,等于13星,于是先民就把 13 星(13 两)定为1斤。后来先民又加上了3颗主管福禄寿的星星,意在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讲信用、以德立商,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幸福、财运乃至寿命。就这样,13 两为 1 斤变成 16 两为 1 斤。

../Images/image80.jpg

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度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衡制以铢、锱、两、斤、钧、石为单位。斤下面的单位是两,两下面的单位是锱和铢,24 铢为 1 两,6 铢为 1 锱;比斤更大的单位是钧、石。各个朝代都统一制定了不同规格的杆秤砣。

../Images/image81.jpg

秦代铜权重7620 克

../Images/image82.jpg

清代铁砣重 12300 克

../Images/image83.jpg

民国铁砣重 7150 克

杆秤发明之前,买卖可能是论堆估的。有了杆秤,交易方便多了,也公平多了。先民们从杆秤的公平交易功能延伸出了更多的文化内容。你听说过这些成语或俗语吗?

半斤对八两:形容性格、脾气或实力差不多的两人。

锱铢必较:形容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人。

权衡利弊:掂量事物、行为取舍的优劣。

天地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称良心、称正义、称公平……

../Images/image94.jpg

永康市古山镇前黄村公平秤

践古人之行

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杆秤?按照下面的步骤,就可以实现你的愿望。

1 找一根竹筷子,在较粗端1厘米、2厘米的地方,用小刀刻a、b 两个槽。

../Images/image95.jpg

2 在a槽处用细线拴上秤盘,在b槽处用细线拴住作为秤的提纽,再找一把锁,用细线拴住作为秤砣。

../Images/image96.jpg

3 手提提纽,调节秤砣的位置,使筷子平衡,这时秤砣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称为秤的定盘星,用o表示。

../Images/image97.jpg

4 在秤盘上放50克的调节砝码,调节秤砣使秤杆平衡,在秤砣细线的位置(c处),刻上记号,标上50克。

../Images/image98.jpg

5 从秤杆上 c 处开始沿筷子较细方向,按照 o 到 c 的长度等距离分别标上 100克、150克、200克等标记。

../Images/image99.jpg

析科技内涵

小秤砣能压千斤,它是如何实现的呢?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原理可以揭示其中的秘密。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杠杆?

../Images/image100.jpg
../Images/image101.jpg

跷跷板

../Images/image102.jpg

撬瓶盖

这些杠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这样的杠杆用起来省力。杆秤就是这样的杠杆。

../Images/image103.jpg

做下面的实验,你一定可以找到杠杆平衡的秘密。

../Images/image107.jpg

现在你能解释小小秤砣为什么能压千斤的道理了吧。古希腊有个叫阿基米德的大科学家甚至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他说的有道理吗?

../Images/image194.jpg
../Images/image195.jpg

观后续发展

杆秤因为使用便利,价格便宜,至今还有人在使用。

../Images/image196.jpg

1959年,为了跟国际接轨,也为了换算方便,我们国家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重量为公斤)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将原定的16两制改为10两制,即10两为1斤,1斤为500克。

../Images/image197.jpg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更便捷、更精准的称量工具不断涌现。现在,有的秤能称出几吨重的物体质量,有的秤能称出不到1克物体的质量,而不太精准的杆秤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先民们利用杆秤称量物品质量的智慧将永远地载入史册,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Images/image05.jpg

台秤

../Images/image06.jpg

电子秤

../Images/image07.jpg

精确到0.0001克的电子天平

../Images/image08.jpg

地秤 uJrgFwNUId1TIrqTV467KdKA8/hx6PMCCYIljQTN7c21wvf0mkmmRfW3zRtY67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